设置

关灯

十二章(一)

   听的人则听得如痴如狂、目瞪口呆,津津有味。

    这个消息对升斗小民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听了只是当作一段奇闻秘事。

    但这个消息听在某些人的耳中,却是非同小可,引起强烈的震撼。

    数日间,这个消息在有心人操纵下,渐渐地传播到某些人的耳中。

    十二月二十九日,阴,微有些不大的寒风,衣服多些的人还能耐得住这样不太冷的寒气。

    坐落于市南坊中央珠子市的“艾家金银铺”,三开间的铺面,每间都有三丈宽。今天只开了中间的铺面,另两间铺面关闭着。

    今天的天气实在是不怎么样,阴沉沉的,天上的云层压得极低,眼见得将有一场大雪。

    但金银铺的门面却是张灯结彩,里里外外热闹非凡,似乎这样的气氛能把寒气驱走不少。

    从卯时末开始,金银铺的二十多个伙家们,除在内里忙碌的七八个外,其他的就由钱朝奉和另两位朝奉指挥着,成八字形分立于铺子门前两边。他们都是红布巾子裹头,白麻粗布袍子,外套暗红色镶宝蓝边的背子,人人脸露笑容。见到有身份的人过来就鞠躬为礼。

    在两排伙家的背后,各有一班吹鼓手,与伙家同式打扮。吹鼓手们不时在朝奉的示意下吹奏一番。引来众多喜欢凑热闹的人围观,更有数十个顽童在四下里围追打闹,更增添这里的热闹气氛。

    辰时三刻,第一拨人来到,两班吹鼓手立即吹奏起迎宾曲。

    钱阿二颠着屁股,点头哈腰地将三人迎了进去。

    这三人虽然全是衣着光鲜,却并无特别之处。

    傍观的人中,有个叫谢大的,小声指给同伴说,其中某个是临安知府赵立夫赵大人。

    谢大评论说,此人极善钻营,而且他这临安知府之位,就是贿赂了几位参知政事,又钻营了史相公的门路,才得以除授的。今年二月始,京师的治安状况坏得不能再坏了,是自南渡后百多年来最差的一年,种种偷、抢、奸、杀的案件不断发生。

    面对突然高发的各类案件,知临安府赵立夫,被朝中的大臣们催逼得快要发疯,只好花钱买了一批珠宝送入史相公和各参知政事的府中,以求能多拖些时日,能有时间破些案子以堵塞悠悠众口。

    这回来此“比价”水晶杯的买卖场,恐怕对这水晶杯是志在必得。若是被赵大人得了“水晶杯”的话,想来他不久就会离开这个如同泥潭般的知府之位升官了。

    接下来,坐轿的、骑马的、步行的,来了一拨又一拨。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折腾了近半个时辰。估计进去的约有十五、六批人。好在这艾家金银铺的内部够大,进去了百多人也不见店铺里有何变化,还是那样静静地。

    总算没有人来了,围观的人们正准备散去,忽然发现从北头中瓦子方向又来了六个人。

    这六个人走近了,喘吁吁走在最前面的,赫然是开纸马铺子的黄胖子,他后面从容不迫地跟着五个人。

    这黄胖子却是大部分人都认识的,因为在这南坊北头,就有一间他开的纸马铺。众人正奇怪,黄胖子既是要看热闹却又不早起,现在才来,连人影也见不着了。

    但随后众人却惊讶地发现,那黄胖子竟然带着五个人径直走进艾家金银铺。钱朝奉竟然还对他们恭恭敬敬的行礼,似乎比对其他客人还巴结地迎了进去。

    黄胖子等人进去不多时,门前长竿上挂着的炮仗,便被点燃响了起来。

    有人似乎有点恍然大悟,敢情黄胖子带进去的人不是等闲角色,先到的人要等这几个人来了,才能办事!?

    总算老天帮忙,到这时候还没有下雨。

    外面观看的人等了许久,再没有人来,便渐渐地散了一些。另有些专好打听各类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