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九十章 对着干的结果

罚款,换来一个全新感觉的城市,实在是太划算了。

    对于一个有着近百万人口的省会城市来说,两三万元的罚款确实不算多。

    看来所谓“积重难返”,“法不责众”这样的言辞,不过都是些逃避责任的借口而已。只要当权者下定决心,没有什么事情是改变不了的。

    柳晋才在市民心目中形象良好,也就意味着前任胡书记以及在任的陶市长,在民间的评价又降低了几分。

    不怕货看货,就怕货比货。

    和新书记比较起来,这两位着实差了点火色。不怪省委要将柳晋才调过来,果然是有道理的。

    但陶义鸥毫不在意民间对他的评价。

    这位老于官场,很早的时候便博取了“功名”,因为与前任省委二把手刘东山的密切关系,陶义鸥在官场上算得顺风顺水,在青凤地区的每一步,都走得极稳极坚实,一路无惊无险,做到青凤地区的书记。若不是刘东山调离N省,保不准这个大宁市委书记的职务,还不一定落到胡为民头上呢。

    故而陶义鸥一点不在乎这个“虚名”。

    最关键的是上级对他的看法。

    那次市委常委会,出现“一面倒”的情形,陶义鸥就很明白地向柳晋才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民间怎么说不要紧,这个市委常委会,还是我陶义鸥说了算。

    然则市委常委会刚开完,晚上刘东山就给陶义鸥打了电话过来。

    刘东山在电话里,毫不客气地对他提出了批评,其中两个字,听得陶义鸥心惊肉跳。

    “幼稚!”

    刘东山丝毫不留脸面,冷冷对他说了这么两个字。

    “你以为你是在和柳晋才唱对手戏吗?你能百分之百保证郝伟宪没有问题?一个市委常委会,九成以上的常委都为一个可能有问题的**分子唱赞歌,这正常吗?你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N省省委,向中央表明,整个大宁市委班子是不合格的!”

    刘东山劈头盖脑一顿狠批,顿时将陶义鸥从“全面占据上风”的沾沾自喜心态中震醒过来。

    “义鸥,你越来越糊涂了,是不是这些年太顺了?这次到底是谁要动伟宪,自己好好想清楚吧!”

    刘东山气哼哼地挂了电话。

    陶义鸥慢慢放下电话,才发觉衬衣的背部被冷汗打湿了。

    刘东山说得太对了,自己确实是没“搞清楚状况”啊!

    谁要动郝伟宪?

    貌似不是柳晋才而是武秋寒。柳晋才不过是做出一个高姿态合省直部门的工作罢了。既然市公安局的直系上级部门一把对

    长提出了质,那么市委理所当然要召开会议讨论+

    陶义鸥平静下来之后,才想起常委会上柳晋才压根就没有表示任何态度,只是淡淡说了句“请同志们都谈一谈吧”,完全是一副中立的姿态。

    结果绝大部分常委便谈了对郝伟宪的“好感”!

    一个市委常委会成以上的常委都为一个可能有问题的**分子唱赞歌,这正常吗?

    想起刘东山这句话义鸥的冷汗再一次涌了出来。

    确实太冲动了。

    自己这是中了晋才的“诡计”啊!在常委会上,就一个不恰当的问题很不恰当地暴露了自己这个市长试图操纵常委会与一把手“对抗”的“野心”。

    若只是三几名常委表示见,还则罢了。百分之九十的常委“一面倒”,柳晋才都不用再多说一句话,省委自然会在适当的时候表示“震怒”!

    这是完全违:组织原则的作法。

    柳晋才若是矫情一点,这个时候稍稍“生一下病”委的强力调整措施马上就可能出台。

    怎么,宁市不是党领导的了?

    省委命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