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二章 收降吕布

    与六年前相比,依旧是身长九尺,面容中尽透出一股威猛霸气,只是顾盼间便生极强威势----这是刘晔稍作打量后眼中的吕布。

    他在打量着别人,当然吕布同样也在细细观察于他。

    在吕布的眼中,初次得逢便与曹操联手让他两尝败绩的刘晔,似乎除了多了两抹淡须,看起来便依旧如同刚及弱冠的少年模样,但却给人一种锋芒内敛,无法忽视之感。

    吕布的成名史,似乎在与刘晔和曹操牵上干系后,便是连续的败阵史。比如上次他本就认为凭着高昂的士气至少可以小挫曹军,却不想仍旧是个僵持不下,略处下风的情景。

    曹操确实厉害,但其年纪已入四十,对于大事的考虑成熟老到当然是极为正常的,但刘晔还需得几年才能到三十之龄,能有今日的成就,未必不能说明其之厉害。

    这就是吕布亲眼见到刘晔之后,脑海中转过的想法……

    “明公据沃野之地,布却穷途无依,客军前来相投,却不知徐州可有某容身之地?”

    初次见面,纳头就拜为主上。这等情形不仅不会出现在吕布这等天下一等一的武将身上,也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位有些才能见识,有自己想法之人身上。

    吕布虽然在先前已想过与刘晔各种不同的见面场景,以及应当说什么话。但最终见面,逢得如此意外待遇时。他还是有些措手不及。稍作整理下思绪,知道现今人多眼杂,并非是说话之地地他,也就这般以场面话相问道。

    “晔从未想过将幽、燕任何一地视为私产,只是为大汉守土一方而已。晔之年龄阅历,以及才能本事都居于平凡,仅凭一己之力想达成愿望。却属镜花水月,空幻一场罢了!先前温侯与吾分为两方,各为其主下,有些相攻怨事却也算得正常。若温侯有意为朝廷重新尽力,征讨四方乱贼,晔岂有拒绝之理?”

    实际上,刘晔并不想以这等文臣武将并着数千百姓隆重规模来迎接吕布。他有着自己的考虑,但手下谋士们所言,不论吕布算是真投还是假投,贼心不改疑或是回心转意都不重要,但其为天下知名之人,今其以客军来投,未必没有看时机归顺之意。

    此等情形下。刘晔地态度不仅就是只限于吕布,却是有着为他于降将人才事宜上的行事作风作出表率的作用!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晔若连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如何又能收得天下士子之心?

    明白个中细节的刘晔,并没有坚持己见,权衡利弊后,他接受了以张昭、陈群为首众多谋士的意见,这才有这今日会吕布于野场景。

    “明公高义,更有今日胜迎,布铭记于心,不敢稍忘!”

    虽然从刘晔这等作为吕布已经大略知道了他会如何说话。但真正听在耳中以后才算得真实。数年间。吕布从并州再到洛阳,再有败阵往投四方之事。中原之地几乎算是遍有其足迹。徐州恰好不在此列,这是吕布第一次踏足于此,对奔波往来已极为厌倦的他,也希望这里会是最后立身安命之地,从此不再屡尝败绩,徒劳无功……

    希望虽是如此,但结果会否如他所愿,先决条件不仅有刘晔的态度,更重要地还是吕布对于自己位置的选择。

    “奉先远来辛苦,晔早已在城中备下宴席,汝之大军可驻于城外,稍后自会有人送来酒食款待,便请奉先与诸多大将入城,也可好生亲近一番如何?”

    吕布不是长于交际之人,刘晔也不喜欢多说废话,如此自然三言两语间已进入正题。

    但对于刘晔的要求,吕布会视作以礼相待还是居心叵测,这就见人见智了。毕竟入城后他算得势单力薄,若刘晔想拿下他只是易如反掌之事而已……

    “布代属下将士谢过明公之周全安排,正好可以见识郯县城内风景,结识诸位闻名

    -->>(第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