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四章 大变前兆

然其并非如重甲精骑那般可以与严密之步军方阵争雄的强兵,且亦是在于平原地区能够发挥出极强之战力,但其可携弓箭远程攻击作为支援,需要时又可冲阵,再加上一日最多可行三百五十里左右之强大机动力,实际用途上,却依旧是轻骑应用面更广。”

    “但若处于决定性战役之时,两者相较而言,比诸于对方必定严防之劫取粮道故而选择正面克敌将其击败,使得随后攻城之战处于极大优势,又属于重骑兵胜过不止一筹!这也许便是父亲大人在幽州原本九千匹良马,以及最早成建之骑兵皆使其即通晓弓箭之术,能够适应连续于马上奔行进行持久作战的轻骑,又可在换上两分铠以及为马匹套上马铠后,立时便可以成为破阵极强的重甲骑兵原因吧?”

    “与塞外民族相比,只从父亲大人所定教案上猜测,孩儿认为正面交锋,定然是因为我等精骑有强弩坚箭之利其必非为对手,但论起长途持久作战,以及奔射之术,从小便成长于马背之上,又平均至少一年两马情况的塞外异族稍强些,我军则差了一筹……若到塞外决战,初始也许会有小胜,但到最后也只能被熟悉地形地异族所诱入茫茫草原中拖垮击败而已!各有所长情况下,自然无法单以言语评价说其优劣了!”

    与年仅十一岁,就开始随着长兄打天下的孙权相比,郭淮在进入安阳书院学习时,也只有七岁之龄。本就不弱的聪明资质,再加上后天的自身努力学习以及正确的理论教育,再通过军中一年实践的郭淮可谓理论知识丰富之极,欠缺地也只有真正地大战经历了!

    “哈哈!吾有淮儿。何惧天下诸侯之多?”

    慈爱地轻抚郭淮的刘晔,当然明白自己又得到了一位有帅才潜质之人,还正是自己收养之义子。更是多受他思想影响。通过后天培养出的!

    单论可塑性,十二岁地郭淮却是在所有未成熟之张飞,赵云,张辽等人之上。当然,可塑性并不代表着最终地成就……

    之所以不将张飞他们列为真正的统御之帅,自然是因为只有通过真正地数次大战,得到充足的经验以后。能够指挥各部如臂使指。无论敌人如何应变,皆能第一时间作出正确针对措施。到得此时方能算是实至名归!

    不经意间,刘晔发现了自己刚刚得到张辽效忠之心后,又发现了一位引导得当极有可能成就绝不下于他们这些名将的义子后,一向严肃父亲作派的他,能够如此放声大笑也并不奇怪了。

    郭淮对于异族地态度。只是其父母之事就已可知晓,而早早成熟地他在得到了刘晔如此高兴的夸奖后,也是心中那颗颇有些忐忑地大石落了地,放下了那种刻意的小心翼翼,只是享受着刘晔的爱护之举。

    “嗯……这个世上确实有资质过于常人的少数天才,但他们在最后是否一定能够成为有大贤才能之人,这却是并非绝对!这就关系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持自己平静谦虚的心态,不耻于求问不懂之处最终不断进步地后天努力过程了!塞外异族之事,现时在内乱未止时并非是考虑的最佳时机。但淮儿若能记下吾今日之语。一直用于今后实际成长过程中。多学多问将来必定有亲手报仇机会!”

    刘晔与郭淮两父子一问一答,这等严肃之事。未免得刘燕与蔡琰两位妻子有些不忍干扰,却是独处于房中。而刘晔同样也不想让她们多听闻这等打杀之事,希望通过自己的保护,使得她们在以后的日子中一直处于安定无忧情况……

    先为郭淮许下承诺的刘晔再说道:“从今日起,你便跟在为父身边吧,不过也不能太乱了规矩,现今却是只能作个亲兵,等到为父认为你足够成熟,年龄再长些方能放你去掌实权磨砺。”

    “孩儿必定牢记父亲教诲,不辱没父亲大人之百战百胜威名!”

    郭淮虽然早从蔡琰和刘燕那里得知刘晔的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