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48章 伯符不安 前往灾区

    第548章伯符不安前往灾区

    古时的书籍,尤其是魏晋三国,造纸术还没有改进,竹简还在大量应用时的书籍,并不是像后世那般,可以刊印出无数本来,让那些士族中人买回去收藏。汉朝时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书写的竹简之上,传播也只主要靠着士人传抄。

    这种传播方式,无疑很难将一部书传抄开来。所以,在古时,书籍,乃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财富像是蔡邕,就是收藏书简四千余卷,足足能装十大车,汉末战luan之时,蔡邕屡次逃亡,都是随身携带这十车书简。这些书简,很大一部分,都是孤本,除了蔡邕手中这一份之外,天下再无第二份。蔡邕爱书如命,基本不会将自己所藏书籍借给别人传抄,这样就造成了,蔡邕身死,蔡琰被掳到南匈奴之后,蔡邕这四千余卷藏书再无人管理,遗失在了战luan之中,无疑,这是文学历史上的一次极大的损失。

    而如今,虽然说黄逍改进了造纸术,也推行了活字印刷术,但是,物以稀为贵的道理,黄逍还是懂得的,随意,黄逍还是大力的限制了纸张的生产,除了天都的纸张开销没什么节制外,其余各州郡官员都是限量供给,而且,这些纸张还明文规定用到什么处,以防有人倒手转卖。在天国,纸张的买卖、去处,都有着明确的记载。这也使得虽然纸张要比蔡伦的“左伯纸”便宜了些,但是,却也没差上多少,即便如此,也还是“供不应求”,多数的人还是在使用书简等笨重的东西来记载。

    年关刚过,一纸文章,在整个天下,自天都始,迅速的向周围的州郡,最后直到吴国,尽皆震动。短短的一个多月,不只中原,就连那蜀中、异族等地,也不无传颂之人的身影。

    建业。

    孙策怒气冲冲的坐在主位上,下手处,正是周瑜,下面,跪这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孩童,正是孙策的长子孙绍。

    对于这个儿子,虽然也满是疼爱,但是,却是缺少共通的语言。孙策,乃是马上的皇帝,若是舞枪nong箭,他是在行,而偏偏孙绍却是喜爱读书,为此,孙策很是郁闷,也不擅长沟通,脾气也多是暴躁,久而久之,这孩子也不大亲近孙策。不过,孙绍同周瑜的感情却是非常的好。

    孙绍虽是聪敏无比,但此时到底只是六七岁的孩童,面对威严无比的父亲,吓得小脸苍白,泪珠也是在眼眶子里打转。

    “我不是早就下令了么?在我吴国,禁传这篇陈琳的文章,是谁让你把我的话当成了耳旁风?看看,你这都看的是什么”孙策“啪”的一声,将一副书简摔到了孙绍的面前。

    迫于孙策平日里的威严,孙绍略显瘦弱的小身板,猛的一颤,嘴chun哆嗦着,眼泪直围着眼眶打转,却又不敢哭出来,更是不敢顶撞半句。

    “陛下,我看就算了吧,毕竟绍儿他也没什么错。要知道,你是打江山的,绍儿是将来若是继承了陛下的位置,当然是治理江山,这喜文却也是好的,毕竟,这治理天下总不能用刀枪来治理吧?绍儿好学,这并没有什么过错,抛去政治背景来看,陈琳的这篇文章确实是辞藻华丽,字里行间,无不是透lu着优美,却也是当得一学。陛下,绍儿学习这些,难道还有错不成?”周瑜在一旁劝解道。

    “公谨,si下里就不要叫我陛下了,你我从小的好友,如此称呼,却是生疏了。不错,我也承认,虽然我不喜好文章,但是,这篇文章无非是难得的佳文。不过,公谨啊,这篇文章却是以称颂黄逍为主,这若是传扬开去,恐怕对我国不利啊”虽然孙策禁止这篇文章的传颂,但是,他自己却也读过这篇《功德赋》。这篇《功德赋》,名为称赞为人的品德,但实际上,字里行间,却是多有对黄逍的称颂。如果流传开来,必然对他的统治造成不变之处。

    “恐怕,已经流传开了。”周瑜不无凝重的道: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