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五章 四卷

但也还是选了一个茶楼作为见面的地方。

    在喝茶等人的时候,张哲也习惯的看书,这次看的,就是到手不久、将要送出去的四本书。其中三卷是朱砂手抄经卷,但保存得不是太好,看不到眉题,以他对佛经的浅显涉猎,光从内容,是无法知道具体是什么经。所以在简单的翻看了一下之后,就放在一边,然后看另外一本刊印的册子。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七十九年之非,而自觉其心之未悄然也。奈何久仆乐生之堂,无能勤赵老之屦,于是一榻而走千山,寸晷而游神于百世,所感所见,积之岁月,忽复成帙……”

    这册刊印的是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所作《竹窗随笔》其中一卷,收录了随感所笔短文,既有详辨禅、教、净之正知见,也有对佛儒诤论的论述,以及修行人生活行止等。

    张哲看了几篇,文笔毫不晦涩,条理清晰、言义易懂。对于被尊为佛教净土宗第八代祖师、明代四大高僧的莲池大师,他以前也听说过,没有深入了解,只记得他作《戒杀放生文》、开设放生池、放生所,一生简朴清淡,始终以麻布素衣蔽身,一麻布帏用几十年,日常行作都自力亲为。

    一直等他看了几十篇之后,之前接电话的人才来。见面一看,竟然是那天拦下他们的车、半路“劫持”他们三个去“听风会”见孙若英的那个猛人。

    张哲本来对于他的姗姗来迟,是有点抱怨的,但见到这个铁塔一般、不苟言笑、浑身肃杀之气的猛男,啥也不说了,直接交付给了他。

    那人却没什么礼貌,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既不觉得让张哲等很久不妥,也根本无视了张哲的存在,就像是来搬运东西的机器人一样,拿了东西就走人了。

    或许……别说是孙若英,就是她手下之人的眼里,我都是不入流、不屑一瞥的人吧!张哲自嘲的笑了笑,喝干面前的一杯茶,这没什么好抱怨的,唯有让自己成为有分量的人物,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

    在他买单走人的时候,却意外的撞上了两个进来茶楼的人,其中一个是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