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夜 宿命的会面(三)

得及实施便遇到这档事,也不知道算不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黄忠听闻有人来访,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以他此时不高不低的裨将职位,还真是没有什么人会无事不登三宝殿。带着疑惑他让人将黄志迎入。

    尽管知道前后相差了十年,但是黄志在见到这个未来的“凶手”时还是有些渗得慌,鼓足了勇气才开口自我介绍,“在下士心,为丞相客卿,素闻汉升将军精于射,故前来相访。”

    黄忠闻言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突然造访的不之客是来交流弓道的。对于士心这个名字,他多少还是有所耳闻的,据说曹操于华容道险些陷于刘备手下的南海八义之手,便是此人献奇谋助丞相逃过此劫。只是没想到这个士心还懂得弓之道,那就值得相交。

    “今日得张士心先生相访,这陋室可谓蓬荜生辉!”知道此人是曹操跟前新晋的红人,黄忠恭维到,企盼着说不定能离开长沙郡这处偏安一隅的地方,去往江陵或者合肥这些兵家必争之地一展长才。

    两人进入屋内,黄志又是盯着老将看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老将军谬赞了,士心不过碌碌庸人尔。于此乱世,连真名实姓都不敢用。今日得见将军,实在是心里有愧。吾本姓黄,与将军本家,单名志,士心乃是字。行走于乱世,为怕连累乡下的族人,故更名改姓,实在惭愧。”

    黄忠闻言动容,“汉升乃南阳乡鄙之人,蒙先生不见弃,敢以真名实姓相告,实乃荣幸之至。”

    两人一番攀谈之后,颇有相见恨晚的意味,话题也渐渐地转移到了弓道上面。

    见黄志知道自己有“散射箭”等技艺,黄忠很是惊讶,要知道这些东西即便是在荆州地面上,也没有多少人了解,因此老将才会因此郁郁不得志。不过汉升生性豁达,也不追究黄志从何得知这些,而是津津乐道地与他交流弓道。

    他甚至摘下兵器架上的那张二石弓,让黄志试着拉看看。黄志兴致勃勃地试了一下,竟是只能拉出三分之一。单从外观上看,这张二石弓与黄志得于东部山贼的复合弓并无两样,只是不知道为何两者的差距竟会如此之大。

    对此,黄忠自有一番解释。

    不说西方的长弓、短弓之分,单说亚洲弓,其分类为单体弓与复合弓。顾名思义,其区别就在于弓身制作方式的不同。

    黄志从南海队缴获的第二张弓白蜡短弓,即为单体弓,基本上是新手用的入门级小短弓。

    在西方,无论是长弓还是短弓,都是单体弓。这种弓的优点是易于制作,适合大量装备军队。但缺点则是短弓射程太近,在大规模作战中较为吃亏,若只用于打猎或者单兵作战还可以。单体长弓固然可以确保射程,但又因为弓身太长,不适用于骑射,只能列装于步军。

    所以亚洲骑兵主要还是采用复合弓,在保证射程的情况下,又能缩短弓身长度,算是古代亚洲制弓技术的巅峰之作。欧洲人并没有此技术,因此他们的骑兵基本上不使用弓箭。

    传统的复合弓不同于黄志所认知的现实世界竞赛用的复合弓,古称角弓。黄志的第一张弓的标准名称也就是竹制角弓,基本上是最低档的复合弓。

    制作角弓弓干的选材为柘木为上,檍木、柞木次之,竹木为下,其他诸如紫杉木、橡木、柳木也是可以的。除了制作弓身的“干”以外,还有角、筋、胶、丝、漆,合称“六材”。正因为复合弓用到了牛角切成的薄片贴于弓体内侧用于加强弓体的弹力,所以被称为角弓。

    角弓的唯一缺点在于制作难度,基本上一张合格的复合弓需要花费二到三年的制作周期。一般为冬天开始剖析弓干,春天治角,夏天治筋,秋天合拢各种材料,第二个寒冬时把做好的弓身放入弓匣定型,来年春天上弦,再放一年,方可使用。

    &1t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