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七十三章:太子出宫

臣明白。微臣明日就动身。”

    朱骏点了点头:“割取地土地可取名定洋省。以一省之力定住印度洋嘛。朝廷要立即招募移民地百姓。跟他们说。谁若是前去开荒。每人可否则土地三百亩。若是一大家子去。也有一两顷地地了。开始几年辛苦了些。十年之后。人人都可成地主乡绅。朝廷再拨些款项出来。给他们修修道路。”

    “皇上。”周慕白似乎想到了什么:“若每个汉人都是地主。那么谁来耕种土地呢?”

    朱骏不由得楞了楞。周慕白话可说到了点子上。新建地行省因为不允许外人进入。而汉人每人分得了大片地土地。这么多地土地总需要人来耕种吧。可问题是。找谁来种呢?

    “依周爱卿来看,应当如何呢?”

    周慕白略略思索了片刻:“可征募土人民夫,年纪全部为十八岁上下入境务工,替汉人耕种土地,并且由当地衙门进行登记,在务工期间,不允许结婚生子,一经现立即遣返,待这些工人年纪达到二十五岁时,可由雇主放一笔遣散费,将其遣散回去结婚生子,这样如何?”

    朱骏不由得怪异的看了周慕白一眼,这个家伙倒是一肚子的坏水,不过这个法子倒是比贩卖黑奴要好了不少,至少人道了一些,土人可以找些活干,干的差不多了还能得一笔遣散费回去,而汉人雇主也有了劳动力,最重要的是,这种种族隔离的方法不会让务工的印度人世世代代的留下来,到了一定的期限就得回老家,倒是够厚黑的。

    “你写一份奏疏上来吧,送呈刑部讨论修缮,就这样实施。”朱骏是个坏事做绝的人正是殖民,是强盗就彻底一些,省的将来留下后患,做的越狠,将来就越文明,越普世。

    “遵旨。”周慕白倒是一点儿也没有羞愧的意思至连杨

    沐天波都没有任何的表情,在这个时期的人眼里,所其实就是野人,未受教化,没有人性,汉人遭受这些蛮人的痛苦已经太多了对他们严加防范,在他们看来就等于是在向自己的子孙后代犯罪。

    朱骏抿了抿嘴,将地图合上,笑道:“议了这么久,朕也乏了,你们也回去好好歇歇日就让那些观政士们在内阁里办公吧,对了爱卿,剑鸣好不容来了海都一趟们父子也多聚一聚,平日里各忙各的:凑到一起也不容易。”

    沐天波微微一笑:“那微臣就先告退了。”

    杨嗣德要回去准备行装,准备奉旨出巡印度,因此也躬身告辞,周慕白也跟着行了礼,随他们一起告辞而出。

    朱骏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皇帝还真不是人干的事,大清早就要起来早朝,遇到了大事还要关起门来与人商议,一下子功夫,半上午的时间就没有了,到了下午还要批阅奏折,虽然大部分的意见内阁已经拟好了意见,只要朱批便成了,可也算是脑力活啊。

    一边的小桂子知道皇上心意的,忙道:“皇上,方才有后宫人来问皇上是否有空闲,皇后娘娘请陛下移驾去后宫看看太子练的字。”

    “练字?”朱骏不由得哭笑不,朱慈焱才四岁而已,连说话都不清楚,就给人逼着去练字了,恐怕这个小家伙现在已是满腹的苦水了吧,说起来还真是有意思的很,朱骏自封为太子太保,瞿慈为太子太傅,而那个便宜国丈赵知礼则是太子少保,就连雪儿也‘官拜’太子舍人,小朱同学则是唯一的学生,全家重点的培养对象,这四位‘老师’当中最严厉的自然是赵知礼,老家伙年纪大了,报着挥余热的精神天天往宫里头钻,用他的话来说,太子殿下年纪太小,读书似乎还早了一些,但是耳濡目染一些圣典经义总是必要的,因此老头子进宫不是教书,而是自个儿捧着本《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类的书在朱慈焱边上读,管你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反正你得听着。

    瞿慈也十分心,学着义父的法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