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一节-第十五节

    第一卷立马横枪篇第十二章日蚀苍黄第十一节

    当天晚上李弘、鲜于辅、徐荣、李玮和李儒五人围坐在火盆旁商谈洛阳和北疆的局势。

    李弘对北疆的将来非常担忧一是河套和平城两地的屯田刚刚起步困难重重未来几年内戍边大军的粮饷很大一部分还要依靠朝廷解决;二是北疆疆域扩大后戍边成了一件当前最棘手的事除了粮饷受到制约外还有兵力的问题主要就是铁骑严重不足;三是滞留在北疆的灾民短期内很难回迁这无形当中加重了北疆的负担和危机。

    北疆虽然因为汉北郡的建立解决了许多矛盾极大的缓解了危机但同样也因为汉北郡的建立又增加了许多新的矛盾刚刚缓解的危机好象又逐渐严重起来。李玮和北疆数位高官为此夜不能寐苦思良策。

    李弘对洛阳的局势还是非常乐观的没有了奸阉和外戚武人和士人之间无论怎么争斗都不会酿成大祸。武人也罢士人也罢大汉社稷的稳定永远是第一位双方都不会做得太过份。何况现在远征大捷朝廷可以从沉重的军资中摆脱出来双方因此而产生的许多尖锐矛盾也会逐渐淡化这有利于减缓和制约京中双方权势的争斗。李弘的乐观情绪影响了心事重重的李儒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李弘着重解释了北疆的困难他对李儒说我已经接到了冀州牧韩馥大人的书信韩大人在信中说冀州因为连续两年受灾粮食严重欠收赋税锐减所以朝廷调拨给幽并两州的五亿钱粮今年没有了。李弘冷笑道:“冀州遭受了多大的灾你我都清楚。冀州今年没有爆叛乱太行山、黑山的黄巾军也没有下山侵扰灾民也给当地的府衙北迁到了幽并两州那冀州的粮食为什么还会欠收?赋税为什么还会锐减?我早在七月南下的时候就对朝廷说过要想确保冀州的赋税能年年入库能按时足量的调拨到北疆必须要在冀州驻军。这样既能剿杀派驻在山上的叛贼也能监察和威慑冀州诸府的官吏但朝廷坚决不答应。”

    “今天的事表明我当时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今年粮食欠收赋税锐减。那明年呢?后年呢?今年我能咬咬牙撑下去甚至还能帮助一下幽州的刘大人但明年怎么办?还有冀州四郡的屯田。我得到消息说韩馥不但没有在河间、安平等地展开屯田的准备反而开始卖地了这有接受回迁灾民的意思吗?”

    李儒笑道:“相国大人也知道冀州的事但相国大人目前尚未在洛阳站住脚国事上也受到太傅袁隗等大臣的掣肘所以他无暇顾及也无力帮助大人。不过大人如果还想在冀州驻军相国大人倒是可以奏请天子下旨……”

    李弘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和鲜于辅等人立即交换了一个惊喜的神色随即各自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董卓既然主动提出来可以答应李弘到冀州驻军那一定有条件。他想要什么?

    “相国大人说北疆这几年的确困难重重如果再遭遇几场天灾北疆就彻底完了。北疆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大汉社稷的安危。所以相国大人不但答应大人派驻军队到冀州的要求还愿意奏请天子把冀州五年的赋税包括盐铁之利全部调拨给幽并两州。五年后晋中和冀西北的屯田已经基本见效而河套和平城两地的屯田也初步见效这时朝廷再适当考虑减少对北疆的赈济但五亿钱粮是一定给足的。”

    李弘狂喜他急切地等待着李儒说出董卓的条件。看来董卓执掌权柄要比那些士人好多了。大家都是武人干什么事都能互相理解做事也爽快。如果现在是太傅袁隗大人主政自己就是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不会答应的。

    李儒还是没有说出条件。他又说到了洛阳的形势说到了董卓和袁隗等门阀大臣之间的权势争斗说到增加赋税和增古文经学为官学的事预测洛阳局势在未来几个月里可能生的险恶变化最后李儒终于说出来董卓的要求“相国大人为了维持洛阳的权势平衡为了确保大汉能迅稳定下来为了让百姓能休养生息安居

    -->>(第1/20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