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六节-第六十节

平静地说道“丞相大人有意把试经选拔作为本朝的主要选拔制度把九品中正制作为辅助选拔制度。”

    本朝的试经选拔一直是辅助选拔制度现在李玮突然要把它改为主要选拔制度玄机何在?

    杨彪等人一时没有抓到关键各自凝神沉思。

    “新经兼采了今古文经学两家之长它的优势显而易见作为官学它的地位不可动摇。”徐荣缓缓说道“那么今古文经学是不是就此走向衰落直至消失呢?当然不可能这一点是今古文经学两派儒士们的共识。”

    “新经之所以能出现得益于今古文经学长达两百多年的争论。从过去的历史来看今古文经学两派之间有四次声势浩大的论辩每一次论辩都促进了经学的展而最后一次论辩就是硕儒何休大师和鸿儒郑玄大师之间的论辩直接导致了新经的出现并开始广为传播。”徐荣手捋长须微微笑道“经学要想展就要有争论有了争论各学派才能进步。比如今年长安的经学大论辩就促使新经学派开始重注典籍剔除各经注疏中的谶纬。而古文经学派因为从论辩中吸收了新经的很多优点也开始重注典籍。今文经学派痛定思痛各地大儒名士聚集在洛阳的东观、兰台等地翻出收藏了几百年的各家典籍注疏日夜商讨研习听说最近已经决定重正经义简省章句了。”

    “这说明什么?”徐荣停了一下继续说道“说明新经也好今古文经学也好它们将互相依存互相融合互相进步谁都不会认输谁也不会消失。”

    “如今官学是新经私学是今古文经学。官学和私学都在展大汉的儒生会越来越多。那么问题就来了……”

    杨彪、荀攸和陈群已经明白试经制度的作用了。他们连连点头对徐荣的话深表同感。

    “按照九品中正制朝廷取士很显然是以研习官学的儒生为主。”徐荣说道“从本朝几百年的选拔历史来看儒生要想入仕必须研习今文经学。过去研习古文经学的儒生们为了入仕住往兼学两家之经由此可见这种选拔制度有弊端有很严重的弊端。长此展下去有多少儒生还会研习今古文两派经学?这种选拔制度不但不利于今古文经学的展也不利于新经的展同时也限制了朝廷选拔人才对社稷的长治久安也非常不利。”

    “如何解决这种弊端呢?”徐荣拍了拍案几上的那卷文卷“从目前来看就是采用试经选拔制度。”

    “儒生们研习经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入仕是为了学有所用一展抱负为了能治国齐天下。如果朝廷选拔人才主要是通过试经通过考试经文那么对儒生们来说不仅仅是入仕的途径多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经文学派。他们最喜好那个学派就去研习那个学派的经文并且可以投入全部的才智和精力这将大大推进各家经学的展。各家经文学派都展了争论也就更激烈了而争论越激烈经学展的度也就越快。”

    “从长远来看这选拔制度不但有助于儒学的进步更有助于社稷的稳定和振兴。”

    “从短期来看这种选拔制度可以帮助朝廷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拔更多优秀人才解决朝廷的人才危机同时也能解决今古文经两派儒生的出路问题打消他们的顾虑和担忧充分挥他们的潜力为今古文经两派和中兴大业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

    “因此我个人认为如果朝廷采用试经选拔做为主要选拔制度对朝野上下都有好处朝廷和各方势力都能从中受益。”徐荣敲了敲案几“诸位大人的意见呢?”

    杨彪等人没有选择。

    自从新经成为官学后今古文经学两派儒生入仕的机会越来越渺茫。儒生们为了入仕为了饭碗最后只能忍痛割爱放弃自己研习的经学转投新经学的怀抱。这种情况如果一直得不到改善要不了多长时间今古文经学两派就要人才凋零成为历史了。

    现在门阀世家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先就要保住今古文经学然后要保征研习这两派经学的

    -->>(第13/1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