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九十一章长孙世家之变(二)

立马出言试图解说一、二,却不曾想长孙无忌压根儿没给他开口的机会,拉下了脸来,一挥手,打断了长孙成亮的话头,沉着声道:“有事到书房说去。”话音一落,也不管长孙成亮表情如何,自顾自地便迈入了二门。

    “唉!”见自家老子如此做派,长孙成亮气恼地跺了跺脚,无奈地跟在了长孙无忌的身后,父子俩一路无话地走进了内院书房之中。

    “想说什么就说罢。”端坐在上的长孙无忌沉默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瞥了眼垂手而立的长孙成亮,慢悠悠地说了一句。

    长孙成亮抬头看了长孙无忌一言,略一沉吟,整理了下思路道:“父亲,孩儿以为当今朝局混沌,天子态度暧昧,诸皇子争位,后宫纷乱不断,我长孙家势不能置身事外,在孩儿看来,我长孙世家要想在朝中立足,须得有所行动才是。”

    长孙无忌眉头一扬,不动声色地追问了一句道:“哦?行动?尔打算如何行动?”

    长孙成亮脸上现出了股狠戾之色,脸皮子抽*动了一下道:“父亲明鉴,孩儿以为内廷之乱表面上看起来是吴王一系挑起的,实则背后一定有李贞这个狗贼在后头搅合,其用心不过是想将德妃推上皇后的宝座,以此来谋得嫡子的身份,从而为其入东宫铺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若是让他得了手,大唐江山必乱,我长孙世家也无宁日矣,是故,孩儿以为我长孙世家当向陛下揭穿此贼的险恶用心,定不能叫其奸谋得逞,其次,孩儿以为魏王殿下德才兼备,得重臣支持,加之又是我长孙世家的血亲,由其上位,当可延续我长孙世家的荣耀。”

    “幼稚!”长孙无忌勃然大怒,猛地一拍身边的茶几,霍然而起,在书房里来回踱了几步,气恼而又爱怜地看着长孙成亮好一阵子,长叹了一口气道:“亮儿,为父知道尔深恨越王殿下,然切不可被仇恨迷了心窍,朝堂大事非同儿戏,一步踏错,万劫不复啊。”

    长孙成亮并没有被长孙无忌的厉色吓倒,亢声道:“父亲,孩儿实不曾迷了眼,立后、立储二事实则一也,如今魏王殿下已大势在握矣,其身为嫡子,又得人心,当是东宫之最佳人选,若是我长孙家能出面支持魏王,其必将入东宫无疑,一旦如此,所谓的立后之争必然冰消瓦解,将来魏王殿下一旦上位,我长孙世家便是有了从龙之功,自可保得荣华富贵不失。”

    不得不说长孙成亮很是有几分政治头脑的,这番分析下来倒也头头是道----如今站在魏王李泰身后的重臣不少:杜正伦、芩文本、韦挺、王珪等等,哪一个不是身居高位之人,再算上态度暧昧的房玄龄、阎立德等大臣,半个多朝堂的重臣都在其列了,其势力比起其他诸皇子来说,高出了老大的一截,更难得的是李泰还甚得李世民的宠信,若真要说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军中支持李泰上位的人少了些,不过这也算不得太大的障碍,毕竟在大唐军制下,将军们其实并没有把握多少兵权,在朝堂上的话语权远不如文官来得高,一旦李泰上了位,稍一示好诸将,大事也就定了不是吗?

    长孙无忌虽不以干才著名,可好歹是在朝堂上厮混了多年的相位,早已是成了精的人物,哪会不清楚长孙成亮说的这些东西是咋回事,只不过长孙无忌不管是出于圣意也好,私意也罢,都不想立李泰为储君,至少在眼下是没这种打算,道理很简单----姑且不论圣意如何,就李泰那等霸道嚣张的样子,长孙无忌就看不怎么顺眼,再说了,如今李泰身边重臣云集,多长孙世家一个不多,少长孙世家一个也不少,去李泰那儿捧臭脚,又怎能真儿个地得到从龙之功?更何况依长孙无忌看来,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立李泰为储君的意思,反倒隐约有立晋王的意味在内,否则也不会下旨意让晋王三番五次地问计于自己,只不过长孙无忌也不敢肯定李世民就一定会立李治为储君,无他,李治实在是太怯弱无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