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零五章一路向西

是感慨峥嵘的岁月即将开始,无他,就李贞的个性而论,比起京师里那等勾心斗角的日子来说,李贞更喜欢那种纵横天地间,谁与争锋的快感,对于即将开始的之官日子,李贞心中自是颇为期待的。

    “禀殿下,前面五里便是玉门关所在,瓜州刺史何望隆已率部在城下迎候殿下。”就在李贞遐想翩翩之际,一名飞骑从远处疾驰而来,到得李贞近前,利落地翻身下马,单膝点地,高声地汇报道。

    “嗯。”李贞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一转头看向了骑马跟在身边的莫离,笑着道:“莫先生,这个老何可是你家旧部来着,尔有何打算?”

    何望隆,字务宁,河北幽州人氏,原本是罗艺帐下一名偏将,后随罗艺一并投唐,但其后就脱离了罗艺所部,并未参与过罗艺的叛乱,因其人曾是齐王李元吉的手下,能力上又无出众之处,故此始终未曾受到过重用,累经宦海沉浮,如今官拜瓜州刺史,官声倒是不错,民间评议甚佳。

    因着李贞即将出镇安西之故,特地下令由‘旭日’出马,对这些大唐官吏进行了一番排查,好在‘旭日’本就脱胎于遍及大唐各州县的‘燕记商号’,做起此项工作来,倒也轻松得很,这何望隆的底细及来历自是瞒不过李贞,此时见莫离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便跟莫离开起了玩笑----李贞两大谋士中因着纳隆身兼“旭日”总管之责,故此并未跟从李贞一道西行,毕竟京师才是夺嫡的根本,李贞要想取得夺嫡之争的胜利,除了安西必须做出一番功绩之外,京师里的事务也同样耽搁不得,再加上此行血战势不可免,纳隆的武艺远不及莫离,故此李贞将纳隆留在了京中,仅仅只带莫离一道赴安西上任。

    “殿下还真说对了,某幼年时曾见过此老,倒也算是相识,不过如今时过境迁,人家可不见得会认得某这等无名小辈了。”莫离哈哈一笑道:“不过殿下要想平定安西,此老还是用得着的,不妨多下些功夫。”

    “呵呵,那倒是真的,走,看看去!”李贞自是明白玉门关的重要性所在----这玉门关乃是关内关外的咽喉要道,李贞要想平定安西,没个稳固的后方如何能成事,再说了,李贞所要带往安西的可不仅仅只是身边的这千余名王府亲卫,后续还有众多的各种人才队伍即将前往安西,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那些人手全都伪装成了商队,并带有不少算是违禁的物品,没有玉门关的支持,又如何能成事,即便莫离不说,李贞也不会放过跟何望隆打好关系的机会,此时既已得知何望隆亲自出迎,自是不会让他久侯,哈哈一笑,扬鞭打马,一马当先地往关城方向冲了过去。

    望着远处烟尘大起,何望隆那苍老的脸皮子不由地抽*动了一下,按唐制,这等迎来送往的活计本不该他这个州刺史亲自出面----为防止朝臣、皇子与地方上相勾结,唐律中有明文规定,朝官不得私交地方,朝官出巡,地方上只能由州司马负责出面接待,州刺史只能在公众场合下与朝官面谈而不得私下会见,虽然李贞如今已不是朝官的身份了,可亲王的身份依旧摆在那儿,这一路上行来,各州都是由州司马出面迎候,州刺史只是负责送行罢了,可何望隆冒着被御史弹劾的危险亲自出马却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此时见李贞一行已到得近前,饶是何望隆素来沉稳,却也不禁有了丝心慌,慌忙伸手整了整原本就整齐的穿戴,借此平稳了下心态,一挥手,示意鼓乐齐鸣,自己却排众而出,领着一起子州中属官迎了上去,隔着老远便下了马,恭敬地迎候在道旁。

    待得李贞一行停住了马,何望隆大步行上前去,躬身拱手道:“下官瓜州刺史何望隆参见越王殿下。”

    呵,这老小子好生魁梧的身材,不愧是武将出身,看样子年轻时也当是名不错的战将!李贞一见何望隆虽已是两鬓斑白,可身子却依旧挺拔,一派武将的干练,心中一动,对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