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零九章先声夺人(上)

只是如今时间仓促,要想将沙盗眼线全灭恐难,一旦走漏了消息,反倒容易打草惊蛇,若是盗贼变更了计划,我军之被动局面恐难有所改观,至于该如何应对此局,末将一时尚未想得通透,可有一条末将却能确定,那就是----若无玉门关守军之配合,我军除非不带王妃同行,否则定无法安然通过大漠!”

    林承鹤此言一出,满堂武将全都不服气地跳了出来,轰然一片地指责林承鹤胆小如鼠,畏敌如虎,不是为将者该为之事,不过李贞却不是这么看,在他看来,为将者本就是该先虑败而后方能争胜,光是这一条,足以显示林承鹤此人有成为一代名将的潜质,对其人立时高看了几分,不过却并没有说将出来,只是笑着挥了下手,示意众将安静,侧身看向了自始自终不曾说过一句话的莫离道:“军师大人,本王的事情已了,该您上场了。”

    李贞举行此次军事会议的目的其实并不在于集思广益,甚或也不是要考察诸将的能力,而是要形成一种遇事探讨的氛围,而后逐步实现军中武校之目的,这一条李贞早先就跟莫离探讨过数次了,现如今此事已告一段落,莫离自是明白李贞要他上场的真实用心所在----立威,立的正是莫离之威,无他,莫离来李贞府中已有多时,可一向都是在内院,甚少与众将见面,甚至大多数“鹰组”的高手都不曾见过莫离的面,这就导致了莫离在诸将中并无丝毫的威信可言,而安西乱战一起之后,李贞无法全面兼顾,有很多事情势必要由莫离来主持,若是莫离无足够的威信,众将未必会甘心听从他的指令,如此一来,恐将误事,这可不是李贞愿意看到的结果,故此,李贞才会在这等时分将莫离隆重推将出来,便是给莫离一个立威的机会。

    “殿下客气了。”莫离笑呵呵地站了出来,摇了摇手中的羽毛扇道:“陈将军所言甚是有理,事情的关键确实就在沙盗的耳目上,若不除之,我军一举一动都将落在沙盗眼中,实无秘密可言,林将军所言也不差,沙盗之所以能横行大漠,恐与其眼线密布有关,我方若是全力出手,或许能掐断一些,却绝无可能消灭全部,一旦走漏了消息,反倒不美,不过事无绝对,在某看来,若是我方不出手对付那些盗贼眼线的话,其实是欲盖弥彰,反倒使贼寇生疑,事情反而会出现意外,可某却有一计,当可使贼寇自投罗网,若是……,而后……,当可毕其功于一役,即便不能全歼贼寇,也可重创之!”莫离所言一出,满大堂的武将全都兴奋了起来,各自小声地议论开来,一时间满大堂都是嘤嘤嗡嗡的议论之声。

    见目的都已达到,李贞也就不再迟疑,挥手止住诸将的热议之声,面色一沉道:“众将听令,一切按莫军师的计划执行,今日所议之事不得外泄,违令者斩!燕十八,即刻派人通知何刺史,由尔率所部配合收网,其余诸将即刻开始准备,后日一早,大军起行!”

    “谨遵殿下之令!”一听李贞下达了最后命令,堂中诸将忙各自躬身,齐声答了一句,各自退下准备不提。

    贞观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玉门关突然闭关,守军全面出动,配合县治之衙役对全城进行大搜捕,缉拿沙盗之眼线,城中数家专收黑货的富商以及部分军中官佐因此被捕入狱,在城中的少量沙盗也落入法网,整个玉门关内杀气腾腾,鸡飞狗跳,好一片慌乱景象。

    贞观十六年八月二十三日,辰时正牌,在玉门关内停留了整整一个月时间的安西都护府大统领越王李贞终于率部离开了玉门关,踏上了前往任所的道路,玉门关守军派出两千骑兵,将沿路护送至瓜州与安西的交接之处,大军一动,人吼马嘶,络绎不绝的骑兵、骆驼簇拥着十数辆马车走出了雄关,沿着五道向长城进,一路军行不,声势倒是不小,满城百姓都被惊动了,不少人上街围观,就在这一片的混乱之中,关内数处宅院里却接连有数只信鸽飞起,展翅向沙漠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