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章消除隐患

气的是没知会李贞这个都督一声便将萧大龙封为了于阗镇守使,这等明摆着掺沙子的做法,令李贞很有种被人硬逼着生生吃了只苍蝇的感觉,虽明知老爷子来上这么一手,不过是玩平衡的一种手段罢了,实怪不到萧大龙本人的头上,然则,李贞却还是不爽得很,当然了,李贞先前让赶了一天一夜路的萧大龙等在帐外,却也不纯是泄心中的不满,除了真有重要军务要安排之故外,也有着考验一下萧大龙的意思在,此时见萧大龙表现得如此沉稳,李贞非但没有因此而放下心来,反倒心中犯起了叨咕,无他,正因为萧大龙沉稳,这才不好对付,若是换成个莽夫,那倒好办了,随便生个事端,找些个罪名,随手除去便是了,却也没什么大碍,毕竟李贞实不想在自己的地盘里有这么个不明不白的隐患在。

    “萧将军此番三日下六城,可谓立下了不世之功,可喜可贺啊,以萧将军之大才,在此边关之地,当大有可为之处,本王甚是期许。”李贞瞥了眼不动声色的萧大龙,斟酌了下语气,笑着说道。

    李贞这话粗听起来没什么,可内里的意味却深得很,萧大龙本就不傻,一听之下,额头上的汗水立时就涌了出来----萧大龙身为萧家嫡系子弟,对于朝堂里那些勾心斗角的狗屁事儿可是知道得不少的,自是清楚面前这位笑呵呵的王爷不是啥善人,也明白自个儿来安西任职算是犯了李贞的大忌,真要是让李贞看不过眼了,别说他不过是中书令萧瑀之侄儿,便是萧瑀本人只怕李贞也一样下得手去,更令其心惊胆战的是如今的萧家已经摆明了车马支持当今太子,从这一点上来说,他萧大龙说要投靠李贞,只怕难以取信于人,此时见李贞话里有话,萧大龙真是想哭的心都有了----战功虽是好东西,可也得有命来享不是?当初接到圣旨出兵西城之际,萧大龙倒是满心欢喜来着,就指望着大功一立,便能回朝受封的,却没想到功劳是立了,官也升了,可却成了李贞的眼中钉,这真令萧大龙后悔不迭的。

    “殿下过誉了,末将所为皆是按殿下之计划行事,实非末将之能,乃出自殿下之神机妙算也,末将不敢自承其功。”萧大龙忙不迭地躬身谦逊不已,将功劳全都一股脑地推到了李贞的算路上去。

    呵,这小子很机灵么,有点意思了!李贞见萧大龙听懂了自己话中潜藏的意思,言辞中透着表忠心的意思,顿时笑了起来道:“萧将军客气了,本王可当不起萧将军之称赞的,此番萧将军三日里连下六城,本王月余才拿下和田,惭愧啊,惭愧!”

    萧大龙又不是傻子,怎会听不出李贞的铉外之音,更不至于蠢到真以为自己就是大破于阗的功之臣,事到如今,萧大龙再也顾不得叔父的嘱托,也管不了啥子体悟圣意了,李贞话音才刚落地,萧大龙便吃不住劲了,慌忙一头跪倒在地,磕着头道:“殿下,末将乃是粗人,不善言辞,在此只有一言可对天明誓,殿下军令所向,末将无敢不从。”

    “萧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此话是从何说起,你我都是朝廷臣子,为国效力乃是本分之事,自当遵从朝廷调遣,岂可因私而废公乎?”李贞哈哈一笑,走下了帅位,伸手将萧大龙扶了起来,很是和蔼地安抚道。

    “殿下,末将……”萧大龙自然知晓自己的表白就算再诚恳也未必能取信于李贞,可不说又不行,忙斟酌着还想再多解释一下,却不曾想李贞并没有打算再听那些个无甚营养的空话,只是摆了下手,止住了萧大龙的话语,面色突地一肃道:“萧将军,本王此次请尔前来非是叙此等闲话的,如今有一要务要将军去办,就不知将军可有此担当?”

    瞧李贞这话说的,啥事情都没说清楚,就要人去担当,这不是明摆着要萧大龙上投名状么,可怜萧大龙虽心知肚明,却又没得办法,只能咬着牙道:“殿下有事请吩咐,末将拼却一死也当为殿下办到。”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