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八十五章 离别安西(上)


    “下官(末将)参见殿下。”鹰大去后不多久,秦文华、林承鹤这一文一武便连袂而至,各自上前给李贞行礼。

    “嗯,都坐下罢。”李贞盘腿坐于地上,压了压手,示意二人席地而坐。秦、林二人看不透李贞此举的意思,不过么,二人都是李贞的心腹手下,在李贞面前倒也不甚拘礼,各自告了个罪便在李贞对面落了座,等候着李贞的令谕,只不过二人的心中都有些子好奇之心----太子之死二人都已知晓,也都已到这灵堂中祭奠过了,可却不清楚内里的实情,也不清楚太子究竟是怎么死的,对于李贞此时叫自己前来,自是以为李贞应该是要交代太子的死因了罢。

    “子重,子锋尔二人如今已是这北疆的最高文武官员,对于如何治理北疆可有甚见解么?”李贞扫了眼秦、林二人,面色平淡地开了口。

    秦、林二人显然没想到李贞会在这个时候问出这么个问题来,一时间有些子反应不过来,各自对视了一眼,却都没开口说话,好一阵子沉默之后,林承鹤率先开口道:“殿下,末将以为如今北疆重在调整,当以内政为主,只消确保从塔克什肯隘口到乌拉斯台隘口一线无失,即无外患之忧矣,以林挺将军之才,足以确保无虞,末将当以主力威慑北疆之宵小,全力协助秦镇抚使之政务。”

    李贞对于林承鹤的大局观甚是满意,赞许地点了点头,强调了一番道:“嗯,北疆初定,民心未稳,当以抚为主,剿为辅,子锋能清醒认识此点,本王自是能放心得过,可有一条须牢记在心----北疆亦是我大唐之国土,北疆之民亦是我大唐之子民,非为外寇,轻易不可行剿,当然,对于那些顽冥不化,妄图抗拒天威者,杀一儆百也未为不妥,子重若能确保北疆之宁,将来之前途当不可限量。”

    “是,殿下之言,末将当牢记在心,不敢或忘。”林承鹤一听李贞此言似乎有临别增语的意味,心中虽疑惑得很,可却没敢轻问,只是恭敬地欠了下身,拱手应答了一句。

    “那就好。”李贞对于林承鹤在军事上的能力自是放心得很,也没有再多交待些什么,只是虚抬了下手,示意林承鹤不必多礼,而后转向了秦文华,略一沉吟道:“子重,天山是道坎,南北景致大相径庭,北疆之治难于南疆,尔来北疆也有两月余了,可有甚想法否?”

    秦文华并未参与战事,始终在后方从事军粮辎重的调度以及相关政务问题,直到拔灼所部被困抱犊囤、安西唐军胜局已定之后,才随运粮队到的军中,这些日子来,因着负责后勤以及救灾之事务,到过了不少地方,对于北疆虽尚谈不上了若指掌,可对于民情风俗乃是地理气候等却也有了个大致的印象,自被任命为北疆镇抚使之后,秦文华便开始通盘考虑如何盘活这五州之地了,此时听得李贞问起,倒也并不慌乱,躬身拱手道:“殿下,南疆以农耕、商贸为主,游牧为辅,而北疆则恰好相反,南疆可筑城以守,北疆则难,盖因各部族游牧不定,实难定居,下官以为若欲平北缰,当因地制宜方妥。”

    李贞筹划平北疆已是多年,自是清楚秦文华所言不假,不过李贞要听的是具体措施,而不是这等泛泛之言,此时见秦文华还是有些个放不开,皱了下眉头道:“子重以为当从何处着手?”

    秦文华也是当世智者,一听李贞这话便知晓李贞对自己泛泛而谈不满了,忙不迭地开口解释道:“殿下,据下官所知,天山附近适合开垦之地众多,唯雨多,并不适合种棉,倒是能种稻谷等作物,下官打算在轮台设乌州之府,并沿山筑七城,以联成一线,以农耕为主,此为北疆之根本要地,至于塔州、伊犁州、巡州、楚河当以畜牧为主,农耕为辅,此四州各筑城若干,以为冬夏牧场转换之牧民提供方便,鼓励商贸,力争以畜牧出产销往内地,另,据下官所知,高昌城中毛纺机已制造完成,下官打算在五州内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