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五十三章 西北风云起

!”

    “是。”鹰大原本以为李贞此番定会挥军草原,原想着能跟着再次上阵,却不曾想李贞的决定竟然是如此,心里头自是颇为失望,可也不敢多说些什么,恭敬地应答了一声,便退出了书房,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不提。

    “罢了,且看柴哲威如何应对再说罢。”待得鹰大离开之后,李贞愣愣地呆坐了一阵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将此事抛到了脑后,起了身,慢慢地踱出了书房,往后殿行了去……

    贞观十九年四月初三,见天就要清明了,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高昌城热闹非凡,时不时便可见城外头一阵烟尘滚起,而后便是一名威武的大将军在一大群亲卫的簇拥下纵马冲进了城中,然后便是引来一大群高昌城百姓的围观与欢迎,这也不奇怪,这些威名赫赫的将军们一年里也就只有清明时节才能回高昌城一次,为的便是公祭战死疆场的先烈们,满城百姓平日里没少听说书人评述这些安西的猛将之丰功伟绩,此时能得见着真人,趋之若鹜自也就不足为奇了的。

    末时三刻,大都护府虎节堂里早已是将星璀璨、高官如云,满安西的高层将领、文官全都济济一堂,林挺、沙飞驼、刘旋风、萧大龙等重将赫然在列,诸人各自聚成十数个小圈子,欢快地议论着----众人都已近一年未曾见面,这一回好不容易凑在了一起,自是有说不完的话要讲,然则众人虽笑呵呵地侃着大山,却都敏感地现安西六巨头----柴哲威、刘七、秦文华、林承鹤、董千里以及陈武始终都没露过面,只不过众人好奇归好奇,却无人敢对此有何不满,只能是将好奇心憋在心里头,嘻嘻哈哈地相互打趣着,以打这段难耐的等候之时光。

    相比于虎节堂的热闹,六巨头所在的书房密室就是一派的死寂,自打柴哲威宣读了李贞所来的指令之后,诸人便集体陷入了沉默----大家伙都是明白人,也都清楚此番议事的重要性,再没有绝对把握之前,自是谁都不想抢着开这个头,于是乎,密室里便成了一堂沉寂的死水,唯有沉重的气息却在不断地累积着,渐渐有种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眼瞅着大家都不说话,柴哲威立时便有些子急了,然则,在这等场合下,身为安西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柴哲威却又无法有所表示----如今的安西大都护府其实已经分成了南、北两块相互独立的体系,柴哲威虽说是大都督,其实管不了北疆的事情,再者,在场的众人都是一路跟随李贞厮杀出来的悍将,就与李贞的亲近关系而言,比起半路出家的柴哲威来说,其实要高了不老少,虽说这几近一年来柴哲威的政令都能畅通无阻,可那并不是柴哲威本身的威望所致,而是靠着李贞所授予的权柄,唯有此番议事方才是柴哲威作为安西大都督的次亮相,他又岂能不慎之又慎?可总这么沉默着也不是个事罢,无奈之下,柴哲威只好悄然地对端坐在斜对面的刘七使了个眼神,示意刘七率先站将出来。

    刘七是个稳重刚毅的汉子,素来不是个怕事之辈,可因着此事实是太重大了些,不单关系到安西的稳定与否,更关系大唐的国策,刘七自也不敢轻易言,再者,当初李贞将其安排到副都督的高位,就是要他来承上启下,保持住安西的稳定与团结,在这等诸将都慎言的时辰,刘七自是更得慎重些才是,原本打算诸将都表了态之后,再酌情加以调和,却不曾想大家伙都不吭气的情况下,柴哲威坐不住了,这眼神一使,不管刘七愿不愿意,这个头他刘七都得开了,无奈之下,只好清了清嗓子道:“诸位,殿下有令,要求我等务必巩固边防,诸位可有甚意见便请直言好了。”

    刘七乃是亲卫队出生的老将领了,就资历而轮,在场诸将中,也就仅有陈武与其相当,他这么一开口,诸将不管怎么说,都得给上几分面子的,最先开口的便是曾与刘七共事过的董千里,但见董千里眉头一扬,伸手摸了摸光洁溜溜的大脑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