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3章 百年之计

换来锦衣玉食,可以换来富贵荣华。但是真正的大问题,永远不是金钱可以解决的。依靠金钱就可以摆平的事情,那就不是大事情!

    金钱到了一点的数量,其实也是个祸事。尤其是对于有钱无权,而且社会地位低下的商贾人士而言。过多的金钱反而是祸害的根苗!

    “你们若是真的想给我好处。你们若是真的想以后可以平安,就多做一点儿能给天下百姓带来尖惠的事情吧。”

    盐商明白了林三洪的话中之意。却不知道府台大人的具体所指”“我的意思呢,你们可以拿出一点钱来,办一些义学堂。聘请当地不得志的读书人为先生,教授蒙童识字,”林三洪说道:“普天之下。读书识字之人终究是少数,能够算账写字的能者实在不多。不论世道如何变幻,这种开办义学堂启蒙孩童的事情永远也不会错。这个,事情花不了几个钱,你们的饭桌上少一道菜,平日里少摆一桌花酒,足够兴办多少义学了!人这一辈子。尤其是你我这等经常在河边走的人,难免有湿鞋的时候,多办几个义学,是给天下行善,也是给自己积德。他日若有什么金钱权势解决不了的困难,总算是身上有了一点公德,不至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本府也是刚刚才想清楚,义学远比银钱更加重要,现如今扬州府台衙门也能拿出点钱来做这个事情,不管你们愿意不愿意给予本府助力,本府是一定要做的,”

    天下豪富之门,多是出自漕、盐这两个口子,眼前的这六大盐商也算是当之无愧的富豪了。平日里也是挥金如土的习惯了,自认手中的钱财可以买通很多东西。经过这次串盐之事以后,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大的威力。在真正生死攸关的时候,金钱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历年来,包括盐商在内的富了数不尽的财富。大部分用来收买官员。怀有部呀。…在自己的享乐之上,声色大马纵情享乐,并没有做过什么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可一旦有事生,才会更加明白这个世道上金钱的威力在权势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平日里各级官府剪羊毛的事情从来就没有断过,这样的敲诈或许还在盐商的可承受能力之内。可要是上头想打他们的主意,就不是几个区区的盐商可以承受的起了!林三洪的话中之意已经很明显了,兴办义学不仅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也是扩大自己声望的好事。过上十年八年。随着声望的提高,上头那些人再想打盐商的主意,就需要认真掂量一下了……

    若是义学之中能出现几个出类拔萃的人才,说不准就可以进入官场,这对于从一开始就出钱资助的盐商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资本。那些走进官场的新生力量,就算不把盐商当成是恩人,起码也不会当作是敌人,有着天然的亲近,这就是潜在的好处,,最让盐商动心的还是成本问题。

    在这个世道之下,五两银子足够办一场普普通通的丧事,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的开销也到不了五两这个数字。现如今扬州工商百业蓬勃展。只要能吃苦肯卖力气,一年赚七八吊钱是很正常的士气。可那些不得志的文人自持身份,不肯和那些贩夫走卒裹在一起做那些粗鄙的脏活累活,教书先生这个职业虽然并不高级,可终究是比扛活的活计要好听的多,也轻松的多,只要拿冉二三两银子一年的报酬,自然会抢着来……

    扬州盐商素来奢靡,平日里一顿饭都要几十上百两银子,摆一桌花酒的话,要是不扔大几百银子出去,自己都感觉太寒酸了。二三两银子。对于盐商来说。连九牛之一毛都算不上。

    就凭着林三洪的这次救命之情。要是给府台大人报答的话,没有几十万两肯定说不过去。办义学堂能花几个钱?

    性价比摆在这里,盐商自然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府台大人教的是,我等明白大人的苦心,如此行善积德利人利己之事,卢某人断断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