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四十,医药,图腾,麻纺

捕捉到了不少,前后已经一千多头头,现在牛群越来越警觉,捕捉也变得困难,前段日子还生惊牛冲撞事故,重伤了一名族人,那个倒霉鬼肚子被挑了一个大口子。好在只是一擦而过,没有伤到内脏,不然,就是神仙也难救。我想,除去耕田拉车拉磨子与繁殖以外,一千牛骑兵也足够了,况且现在我们龙族总人数也不过不到两万人,老弱妇孺比例偏高,一千常备军足够了,这里面还要去掉特种部队的人数,所以,一部分牛骑兵还是兼职的,平时耕田拉车什么的,战时上阵。

    第二个原因,是麻类已经成熟,可以收割了。

    苎麻是优质的纺织原料,在棉花普及以前的几千年里,一直是主要的当家纺织品种,这是产量低耗工更大的丝绸远远不能相比的。

    另外,麻类是制造绳索最好的原料,也是结网的好材料,有了麻制的网,捕鱼产量更高,耗用人手更少。

    不过,麻类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种麻与田间管理外,制麻是极其耗用人力的,有的书上一个部族只有几千几万人,却能够这个也干,那个也上,就算是现代社会也办不到,所以,虽然龙族现在人口已经很多,而且劳动生产率远远过别人,但是,真正用起来,还是捉襟见肘。

    两百亩苎麻。我一共出动了一千族人,两千奴隶,可以说将所有的机动人力全派过去了,而且割麻用的铁制镰刀也特地打了几百把,因为铁供应不上,我还咬咬牙,让铁匠回炉了一门铁炮。

    当然,我自己也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

    比较遗憾的是,虽然浙江是麻类重要产区,而且过去种麻极多,我甚至看到过不少次土法制麻,但是貌似都忘得差不多了。

    所以,我只是凭印象,先是让人挖了大量的三合土池子,用来沤麻。

    不像竹子,麻类是草本,酵很快,几天后池子上就浮起了密密麻麻的泡泡,池水也黑了,我让人将麻捞起来,一把一把的放在平整的石块上用石头木棍使劲敲,这样,麻皮就与麻杆分离了开来,将麻皮放到水里漂清,就是原麻了。

    说明一下,我知道制麻过程可能不是这样的,不过,穿越到古代,不可能随身带着大百科全书,所以,我写的东西都是自己知道的,比较熟悉,至少也是看到过的,确实能够搞出来,不搞意yin,而且,我想也是任何穿越书所达不到的,居然有人说我的书是抄来的,除非是瞎了狗眼。

    将麻漂净后,再刮去外表没有韧性的粗糙老皮,就是真正的苎麻了,可以纺线、结绳,也可以直接用来纺布,不过貌似先纺成细纱织布更加容易一点。

    这制麻也是苦差事,大热天,挥汗如雨的,我容易吗?不过用了这么多人,半个多月,总算将这两百亩苎麻收割处理完毕。

    这年头,苎麻产量当然与后世不能相比,一个是品种问题,一个是培植技术问题,当然,主要还是刚刚种植的缘故,所以两百亩苎麻,大概也只收获了一千多斤精麻,不过用来纺织是足够了。

    纺织机,我已经将任务与上次的土法纺织机交给竹木组了,同时授权他们,只要有需要,铜铁铺的师傅与原料可以任意调用,所以,他们已经制作了三架改进型纺织机出来,其它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梭子是采用悬挂式的,经线隔行上下分开,这样,梭子很容易一次来回就穿过了所有经线,不用一根一根穿,度自然提高了很多倍,经线到了后面再用压条并拢,这样,经过横杆敲击压密,布匹就会变得很厚实。

    经过比较,我现直接用苎麻纺织也没有问题,虽然没有纺成细纱的苎麻有粗有细,但是因为苎麻纤维很长,而且上下粗细可以互补,再说这年头也不求多好,所以纺织出来的布也是差强人意。

    用麻纺布本来就比用丝快很多倍(麻纤维粗得多),加上新型纺织机的运用,所以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