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三十四章 战略对话(上)

臣工勤于王事,将士们用生命与鲜血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功劳是大家的。”

    南宋能够转危为安,反败为胜,李隽固然是灵魂人物,要是没有三军将士,没有文武大臣地共同努力,也是不可能,这是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文天祥他们不得不佩服,道:“皇上虚怀若谷,臣等感佩。”

    “你看你们,我找你们来是商讨大计的,你们却来大拍马屁,尽说好听的。”李隽笑言,马上切入主题,道:“最好的依然是军事上取得胜利。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淮东、淮西、蕲黄之地、郢汉之地已经全部拿回来了,我们在这些地方打了好多大胜仗!在这些地区,已经没有蒙古军队了。”右手中指关节重重一下敲在桌子上,显示了他的好心情。

    各路大军凯歌不断,捷报频传,廖胜功他们已经知道,但是万万未想到进展竟是如此的顺利,都惊讶得难以置信,过了一会儿,文天祥一下站起来,道:“皇上圣明!我朝武运昌隆!”李隽听得出来,他的声音有点颤抖,那是因为太激动了。

    对于文天祥这个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来说,在当时地情况下,能够保住南宋不灭已经是烧了高香了,没想到自从李隽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切都变了,南宋不仅没灭,还大量光复国土,要他不激动都不行。

    廖胜功,李庭芝和陈宜中三人也是拭着眼睛,激动得热泪盈眶了。

    李隽很是理解他们地心情,等他们平静下来。才道:“履善,这次你说错了,这功劳不是我的,是这位地,杜大用的。”指着杜大用,道:“按照我的设想,赵良淳、张世杰和高达他们分路出击。我相信他们会打胜,但是也要花费七八个月的时间。正是杜大用的计策。使得我们的胜利提前到来,朝廷收复这些失地花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整整缩短了一半时间。我提议,我们用最热烈地掌声向杜大用表示感谢。”带头鼓起掌来。

    廖胜功他们跟着鼓掌,以钦佩的目光看着杜大用。

    杜大用可不敢接受这等盛意,忙站起来道:“皇上,我……”李隽拉着他坐下来。道:“这是你应该得到地荣誉。”

    掌声停下来,李隽接着道:“我的计划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赵良淳,张世杰和高达他们各自负责一个地区,是各自为战,难以统一行动,没法协调。杜大用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计划。决定把淮西、淮东、蕲黄和郢汉四地下成一盘棋,四地互为表里,相互声援,让蒙古人难以相互支援。”

    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这四地相距遥远,要完成这盘大棋。就需要一支军队跨地区作战,穿针引线,把四地连在一起。担负起这一重任的就是解晋将军统领的骑兵,他们是好样的,他们很英勇,从扬州之战开始,一路向西奔袭,先是拿下蕲州,再是黄州,再到达江汉平原。送了一个大饺子给阿术。阿术这人能征善战。就是肚子小了点,吃不下。把饺子带回北方去了。”重重一下敲在墙上。

    李隽还真是能说,把高达和解晋包抄阿术地事给他说成是送了一个大饺子给阿术,把阿术战败的事说成是肚子小吃不下饺子。

    廖胜功他们都是极为聪明的才智之士,自然是明白李隽话里的意思,忍不住笑起来。

    廖胜功以战略家的眼光分析道:“怪不得张世杰在合肥唱了一出好戏,一来可以把淮西之地的蒙古军队吸引到合肥附近聚而歼之,二来可以分散阿术的注意力,要他注意合肥,无法照顾到蕲黄之地,便于解晋奔袭。

    “以姜新一旅偏师进入黄州以北,佯作进击之势,一是可以诱使蕲黄之地的蒙古军队聚到一起,便于全歼,二是把蕲州和黄州两地地兵力北调,为解晋的奔袭减少压力。妙计!妙计!一石数鸟!”

    廖胜功不愧是优秀的战略家,一语道破了杜大用计划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