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二章 远洋舰队

*爱信就信,不信拉倒。”

    “暂且信你一次。”菲列罗考虑之后还是觉得他地话可信,决定暂且放他一马。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小头目飞也似的冲进来,一脸的惊惧,喘口气道:“报告大王,海面上出现好多战船。”

    小头目的话音一落,普尔普斯惶急地大叫一声道:“他们来了。”原本因为流血过多的脸色一下子更加苍白了。普尔普斯这个凶悍的海盗原本不会如此没胆,实在是方茂荡平他老巢那一仗打得他惊魂难安,数百人的山寨除了他见机不对逃走外,其余人全部落入宋军手里,不是给打死就是当了俘虏。

    当海盗是把脑袋挂在腰带上过日子,对于死根本就不当一回事,按理不可能吓破他的胆,他之所以给吓得没胆,是因为宋军的火炮太厉害了,在无敌战舰地密集火力倾泄之下,他地老窝无异于给梨了一遍。无敌战舰的火力非常地猛烈,就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蒙古大军都抵挡不住,在宋军的火力面前丧魂落胆,普尔普斯虽然凶悍也还没有达到蒙古军队的程度,不给吓破胆就成怪事了。

    最让他感到恐怖的是,一炮弹明明落在他三丈外,一股热浪扑来,他的左臂就给一块炸飞起来的石块打得血肉模糊。

    普尔普斯是将领出身,知道抵挡不住,命令海盗们往上冲,他却脚底抹油,驾了一条小船赶到菲列罗这里寻求庇护。

    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们刚到,方茂后脚就到了。对于方茂来说。南海上有多少海盗,他可是心中有数,这些海盗的藏身地点他也是知道,哪些海盗地势力有大,他也清楚。这都是他上次出海遵行赵浪淳的命令,要他图绘收集南海海盗的资料的结果,经过他的努力。把南海海盗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只等朝廷派兵剿灭。

    李隽考虑到南宋现在的军事压力有所减轻。对蒙古人地战争局势已经大好,可以腾出手来处理海盗问题了,为进行海外贸易的南宋商人创造一个安全地环境。现在,朝廷已经不直接出面进行海外贸易,而是颁了许可证,放给民间去经营。海外贸易的利润丰厚,是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断不可任由海盗横行,违害朝廷的经济命脉。

    正是基于这种战略上的考虑,李隽决定趁这次苏定方出海之机,要方茂率领一支舰队去保护他们,顺带把南海上的海盗荡平。

    方茂深知海盗为害之烈,荡平海盗是他心中所愿,接到圣旨时兴奋得好几晚上睡不着。最让他兴奋的是,李隽特旨拨两艘无敌战舰给他使用。

    之所以把无敌战舰这种最新式地战舰拨给方茂指挥。李隽一是考虑到他们这次要去好望角,海上风大浪急,船太小的话安全很成问题,因而调给他们的船只都是大型船只,可以增强他们海上的生存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李隽考虑到苏定方这次要去中东地区和罗马帝国,必然要经过很多国家。不妨借这个机会扬一下威,要这些国家知道中华上国的威风。不是李隽好大喜功,喜欢玄耀,而是这是必须的措施。

    汉武大帝远征二师城就是最好的教训,迫使汉武大帝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就是因为西域诸国不知西汉强大,抢劫屠杀携带大量财物地西汉使者商人,而且这种情况有越演越烈之势,要是不扬一次威,震慑一下他们,后果会更加严重。正如汉武大帝所料。二师城一战胜利后。西域“震恐”,不敢再为难汉使。西汉的商人。

    南宋与东南亚一带进行的海外贸易与此差相仿佛,由于南宋朝廷集中兵力于北方,无暇顾及到南海,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因此而轻视南宋,不把南宋商人放在眼里不说,还有不少朝廷大员与海盗暗中勾结,指使他们危害南宋商人,他们坐地分赃。

    有了这些原因,扬威、震慑也就有必要了。

    当然,李隽调出一支不小舰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