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二十四章 亡国之君

不可恋战。”

    他的语气很平静,赵良淳和赵佥却听得出他话里的不平静,那种胜券在握的信心已经自在其中了,二人不由得振奋道:“既是这样,就请郑将军运筹帏幄,我们愿听郑将军的调遣。”

    xxxxxxxxxxxxxxxxx

    “皇上,不是臣说你,你怎么老是对和尚这么重视?”段干木很是不满地嘀咕起来,道:“明霞大师勤于国事,海外奔走,为朝廷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赚回来很多银子,礼遇他是应该地。可是,这个和尚有什么大不了地?不就是大理的一个老和尚吗?还用得着皇上亲自召见,随便派一个人去外理一下不就得了。”

    李隽笑着道:“干木,这是国事,你不要多说。一切我自有主张,还轮不到来说长道短。”

    段干木听得出,李隽这话表面上说得很重,其实并无怪罪自己地意思,忙分辩道:“皇上,不是,不是,臣不是擅议国事,是真的搞不明白,皇上为什么对和尚就那么好呢?张珏他们也真是的,什么不送,偏偏要送一个秃驴来。”

    “不许乱说。不是我要对他好,而是这个和尚非同一般,他大有来头。”李隽笑着给段干木解释。

    段干木一下好奇了,问道:“皇上,他有什么来头?是不是三头六臂?”

    “看你说的,世上哪有三头六臂之人?”李隽笑着否决他的答案,道:“等会你就知道了。”话音一落,一个年老体衰的光头和尚在侍卫地带领下走了进来。

    “贫衲一灯见过皇上。”老和尚向李隽行礼。声音慈祥柔和,让人听在耳里就会生起一种看透世情的感觉。这种参透世情,不是因为他具有大智慧,而是因为他有很多的无奈,正是这些无奈迫使他参透世情。

    李隽把这个老和尚打量半饷,才道:“大师请免礼。大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就不用拘这些俗礼了。来啊,给大师看座。”

    段干木黑着一张脸给老和尚端来椅子。老和尚略一施礼坐了下来。段干木给李隽的话勾起了好奇心,不断打量这个老和尚,心想这老和尚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得都快掉渣渣了,马上就要进土了,还能有什么来头?来头不可能有,大有奔头倒是不假。可以进土。

    然而,段干木听了李隽接下来的话,大吃一惊,方才明白李隽为何对这个老和尚如此礼遇,李隽说的是:“大师本是大理国主,大理国虽败,大理臣民尚在,只要大师愿意。仍可奋有为,大师缘何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心里想地是:“金大侠在他的武侠小说里把大理亡国之君段兴智塑造成绝顶高手,佛号一灯大师,真是有先见之明,我在这个世界遇到地大理国主竟然应验了他的预言。真的出家为僧,还取了一灯的佛号,真是让人想不到。要是金大侠知道了,会做何感想呢?”

    这个老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大理的亡国之君段兴智,二十年前忽必烈远征大理时,他一开始表现得还是不错,拒绝投降,准备迎战。然而,大理的国力毕竟太弱。不是蒙古人的对手。很快就败于忽必烈之手,他也投降了蒙古人。带领两万大理军队为前导,把那些还在抵抗地大理军队或击败或招降,让蒙古人迅控制了大理。

    事后,蒙古人对他的回报就是把他押往大都,他的命运已经被注定,就是成为阶下囚。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高祥设计把他救了出来,才能苟活至今。

    世事变幻,让人捉摸不透,亡国之君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几经剧变,终于消磨了他的雄心壮志,出家为僧,以度余生。

    一灯佛号顾名思义就是青灯古佛,孤灯只影伴于佛前,很有萧索之意。然而,在金大侠的笔下,那个绝顶高手纵横天下少有敌手,度化世人是何等的英风豪气,这个一灯却是苟延残喘,毫无英气可言,两者相差何其大也!由不得李隽不生出“此一灯非一灯”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