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卷 汴京篇 二十五章 天津登陆战(上)

有很大关系。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事变”中夺得帝位,随后把都迁到了北京,自然而然地天津的地位就提升起来了。设置了天津卫,天津的名称由此而来。天津地含义就是“天子经过地地方”,就是因为明成祖朱棣的缘故。

    在元代,天津有两个重要地部分,一个是直沽寨,一个是三岔口。天津的展除了作为重要的漕运码头外,还在于天津是重要的产盐之地,其生产的盐销往全国各地,也就是成了历代王朝重要的盐税之地。元代把天津地区的食盐生产交给高松、谢实十八家经营。

    这高如实就是高松的后人,经营盐业,金元贝是大盐商,是他的大主顾,两人一见面就谈起生意了。

    “金爷,我给你想好了,这次的货是多了点,你的银子也不用一次性给我,你先付一半作为订金,其余的等你回来了再付也行。”高如实看着金元贝,很是期待他的回答。

    金元贝想了一下,道:“多谢高大掌柜的好意,这样做不是不好。只是,我怎么卖得出去?有多大的肚,吃多少饭,这是行里的规矩,我没有这么多的银子不说,更没有这么多的店铺,真的是为难了。”

    高如实指点道:“金爷,有一个地方,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哦,是哪里?”金元贝素知高如实很有经商头脑,一下子来了兴趣,赶紧问道。

    高如实把门关上,压低声音,道:“东瀛。听说东瀛那边很缺盐,一两盐一两银子的价钱。你带一万石盐过去,就会带回一万石白花花地银子回来。金爷,你想想,一万石白银,你不是成了天下第一盐商?要多少九姨太太那样的女人有多少。”

    “东瀛那边的银子多得象山,我也听说过。只是海途遥远,不容易去。要是有南朝的新型船只,那就好办了。”金元贝有点迟疑。

    高如实语含玄机。道:“金爷,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高大掌柜有话尽管说。”金元贝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

    高如实鼓劲金元贝道:“有句老话说的‘富贵险中求’,不冒风险哪来的富贵?象东瀛这样富得流油的地方真不多,你不去地话,我就把盐卖给别人。”

    小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可以煮海为盐,根本就缺盐,只是小鬼子当是处于战乱年代,食盐的生产大为减少。但是,小鬼子却是当时世界上白银输出国,国内地白银很多,那些军阀用白银从国外购买东西,给人一种“富得流油”的假象。

    “别别别。有事我们商量。”金元贝有点心眼活了,道:“高大掌柜有什么要求?”对于商人来说,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高如实也不会如此积极。

    高如实笑道:“另一半银子算我的股银,我们五五分帐。怎么样?”

    权衡一通后,金元贝觉得虽然高如实狠了点,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他仍然可以赚到大笔大笔的银子,道:“那就这样说定了。”

    “说定了。”高如实点头同意,还待往下说,敲门声响起,很是急促,还有焦急的人声传来,道:“掌柜的。不得了。不得了。”

    这是盐行的伙计高保,高如实脸色一沉。喝道:“高保,你有什么事?干嘛用这么大地力?你干脆把门板拆了得了。”

    “掌柜的,不得了了,南朝的舰队来了,快到我们的盐场了,掌柜的,怎么办?”高保的声音再度响起,很是焦虑。

    高如实想也没有想,一下拉开门,冲高保喝道:“胡说,你就造谣,你不想活了。”这种军国之事,要是给蒙古人知道了,肯定是咔嚓掉他的脑袋。

    高保急忙分辩,道:“掌柜的,高保就是有天大地胆子,也不敢乱说啊。这种事情我要是乱说,我就是有一万颗脑袋也不够给军爷们砍的。”

    高如实一想也是这个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