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六十三章 再接再励

封上地字迹似曾相识,愣了一下,脱口而出道:“关中一道!”两三下把信封撕开,抽出信纸读起来。

    侍卫队长本想阻止忽必烈读信,想了一下又算了。这种情况,要是来人心怀叵测,在信纸上动点手脚,比如弄点毒药在上面,忽必烈如此莽撞,不就犯了大错?

    “送信的道士呢?朕要见他。”忽必烈看完信问道。

    侍卫队长有点无奈地道:“回皇上,这个道士留下信后就走了。他就是那个罪该万死的扬明。”扬明道长出使大都,折辩忽必烈,蒙古朝廷是人人皆知,侍卫队长也知道他的大名。

    忽必烈没有马上表看法,他自然是明白扬明道长如此做为的用意。清风子在信中告诉他一件事,那就是阿术和张弘范已经给他的弟子活捉了。清风子只说到这里,没有说下去,忽必烈明白他没有说出来地话,那就是忽必烈投在西线的军队指日间就会全军覆没。主将与副将已经给人活捉了,军队还能保全吗?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清风子在信中说本着忽必烈昔年对他不错的份上,听他一声劝,早做“自图之计”。自图之计这话很好听,清风子也没有点明,但是忽必烈却是明白他的意思,这话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你应该为中原惨败做好准备了。也许没有其他的准备,至少要做好心理准备,免得到时无法一下子接受这一铁的事实。

    另一种说法就是要忽必烈投降南宋,因为清风子在信中说,他会为了“全君”而努力。意思是说,要是忽必烈投降南宋的话。他会为了保全忽必烈而出份力。说白了,就是尽力不使李隽杀他,或是受到不公正地待遇。当然,这点都是因为忽必烈昔年对他不错,再者忽必烈雄材大略,即使是败了,也还大有用处。毕竟他这样的人是百年难得一遇,也许千年难得一遇。要是杀了太可惜了。

    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忽必烈必须甘心为老百姓做好事。要是他做不到这点,清风子地话就不算数。

    有好多话清风子没有明说,以忽必烈之才哪会不知道。忽必烈这辈子有两个人是他最尊敬地,一个是郭侃,另一个就是清风子。他正处在困境中。郭侃不在身边,乍闻清风子派人来,自然就想见见他的弟子扬明道长。也许没有什么实际上地用处,至少可以安慰一下现在极其脆弱的心。

    可是,扬明道长已经离去。忽必烈自然明白这其中地含义,意思是说你的命运已经给注定,必败无疑,我也不忍心与你见上一面。你好自为之吧。

    “有缘则聚,缘尽则散!”忽必烈无限感慨地道,在这一刻,侍卫队长明显地感到忽必烈苍老了许多,以前那个意气风地忽必烈烈已经不复存在了。

    过了一会,忽必烈问道:“伊儿汗有没有消息传来?”

    “回皇上。还没有。”侍卫队长小心地回答。

    忽必烈很是放心道:“那就好。那就好。你去给兵部传令,马上派人去催别儿哥,要他无论如何要在一个月内赶到中原。”

    xxxxxxxxxxxxxxxxxxxx

    夜色沉沉,伸手不见五指,冷气袭来,虽然还没有严冬寒风的冷冽,也是让人感到严冬将至。然而,冷风根本就无法浇灭高达高涨的热情,赞道:“这风吹得好,吹在身上很是舒爽。是老夫这辈子吹过最好的风。”

    “高将军。你呀你,皇上说你是老顽童。还真是一点不差。”张世杰笑言,道:“现在严冬将至,冷风袭人,干燥,让人很不好受,你却说很舒爽,也只有你这样的老顽童才说得出。”

    他的话立即得到杜大用的赞同,杜大用点头,道:“高将军老顽童倒不是,应该叫老来烧才对。”

    “什么老来烧?”高达有点不服气了,道:“老顽童就老顽童呗,还老来烧?你这个杜将军,用兵打仗,出谋划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