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章 初(九)

方面事务的丞相陈宜中的话来说“这简直是侮辱华夏斯文!我中华上国的颜面何在?我堂堂礼仪之邦从此之后就成为强盗之国矣!”

    以陈宜中及其支持者的眼光来看抢掠是违背圣人之道的。持干戈而舞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感化外夷才是古人提倡的王道。至于被葛朗国杀死的那几个海商他们算什么在不过是几万海商中的一员一棵杂草而已。为了达到圣人之世这几个海商理所当然要被忽略掉。绝对不能几个刁民的生命调动一个国家的全部力量去强出头!更不应该通过战争的手段来谋利战争必须是义战不义之战纵然取得短暂的胜利最终也得不到好结果。

    空荡荡的朝堂上陈宜中的声音寂寞地回响着。几个留在皇帝身边的官员不耐烦地盯着廊柱仔细研究其上面阳光移动的度。(请大家到fhz支持酒徒)

    少年皇帝赵昺打了个哈欠看看众人在看看一脸激愤之色的陈宜中慢吞吞地问道:“众卿家有什么看法啊如果没人附议陈丞相朕可就要在与葛朗国的宣战文告上用印了。”

    说完熟练地打开锦盒拿出传国玉玺。

    “臣附议!”枢密副使张世杰出班颤抖着声音说道。自江淮军全军覆没后他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曾经在兴宋军中将养了一段时间最近兴宋军应文天祥之邀将总部搬往福州。张世杰觉得无颜去见当年旧部所以借故回到朝廷挂了一个枢密副使和禁军副统制的虚职。

    赵昺楞了一下停住了向文告上盖印的动作。《临时约法》规定他有一次驳回大都督府决议之权。当决议被驳回后如果大都督府坚持己见则皇帝不能再驳。但赵昺从来没有尝试过这个权力他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福州送来的政令上看都不看盖印然后尽快命人将用完了印的政令送出去。每天只有履行完这个义务后他才能回到后宫中与邓光荐等人读书、赏画听他们议论天下大事还有大宋之外各国生的故事。才能有时间跟着苗春留给他的侍卫们学习格斗技巧兵器与弩箭使用技巧。

    表面上赵昺依然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但是这个目睹了哥哥在绝望中惨死的孩子比同龄人成熟得多的心思隐藏得也深邃得多。

    皇宫不是最安全的身边纵有二十万宣誓效忠的兵马依然难逃“失足”落水的命运。口口声声为了大宋为了皇家的人未必真的忠诚今天满脸忠义的人明天就可能为了蒙古或者其他人的一句承诺卖了皇家。儒学不是唯一的治国经典世界很大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新儒和旧儒也不是一家文天祥的新儒和新政与陈宜中等人毕生所学有着本质的区别。赵昺心中有很多想法也有很多疑问。但他知道在自己羽翼丰满到足以自保之前最好的表现就是装稚嫩。

    “臣以为大宋目前危机在北而不在南。与其倾水师之内征讨南洋不如集中力量攻打江西。如今蒙古人主力被拖在辽东长江以南只有达春和赛因德齐两路大军。而赛因德齐主力尽在云南只要我军击溃达春则两江两浙故地尽可恢复!”

    跟张元等人在兴宋军中交流了一段时间张世杰的大局观见涨对眼下江南战局分析得头头是道。

    陈吊眼和李兴在两浙步步紧逼范文虎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而达春却不一兵援救。这充分说明瘟疫对元军的打击也很大。如果破虏军能抓住这个机会趁势一击将元军赶出江南亦不无可能。

    “喔!”幼帝赵昺张开嘴巴出一声低低的惊呼。这个动作十分可爱连本来气愤添膺陈宜中都被逗得莞尔一笑。金殿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为数不多的留守之臣趁机笑着议论道:“是啊是啊这么好的机会丞相大人怎么没抓住呢!”

    “恐怕文大人在积蓄力量吧。最近兵马调动频繁兴宋军到各地接替破虏军剿匪与维护地方治安之责就是在为此做准备。仗要一步步打平定南洋后大宋背后无忧前方才能集中力量。况且臣以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