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十三章 诸事待定

大笑不止。

    三人正说话间,已然来到了王府之外。将坐骑交于待卫看管,三人径直望公厅而去。一路上,中侍卫早得了命令,知谁可入,谁不能入。因此三人一路行来,皆未有阻拦。

    入得厅中,诸葛亮与庞统等人皆已到齐,除却这几位之外,今日却是又多了黄权在座。众人互相见礼,这才各自归座。

    那黄权是今日才来,其昨日得汉中王亲卫通传,令其今日于王府中议事,是以在此,只是他并不知刘备招他所议何事。先时只道是川中一些政事,直至此时,见在座之人,皆汉中王刘备之亲信重臣,这才知今日所议之事,何等重大。

    不多时,刘备入得厅中,见众人皆至,遂道:“昨日诸公与孤共议最终定了北伐大计,只是诸多项细节未定,今招诸公至,便是共同商议此事。”说到此,见到黄权尚一脸迷惑,遂道;“公衡昨日未至,是以不知具体,今且先将大致情况说与公衡知。”言罢,着薛冰为黄权讲解北伐战略。

    薛冰见刘备叫自己为黄权讲解,忙道:“今王上手握两州之地,兵精将勇,正是行大事之良机。帮,招臣等商议北伐大计,昨日却是已经定下了北伐之略,现特说与黄公知之。”

    黄权闻言,遂转过头来,点头示意薛冰细说。薛冰见状,遂道:“今王上北伐,首要攻略雍凉二州,因此此次北伐,大军主力将出祁山”

    将北伐的战略细说了一遍,期间又回答了黄权的一些问题。而其他人,则静坐于一旁。直到薛冰为黄权讲完,刘备才出声道:“今公衡已明,瞧此略可行否?”

    黄权一边听着薛冰讲解。一边在心中思量,待其将这战略从头品了一遍,这才道:“以臣观之,此策略确有可行之处,然其太过凶险,变数太多。只是,若能一举使王上呈强威之态,倒也值得一行。”

    正说着,突然话风一转,只听黄权突的道:“只是。战阵凶险,王上贵体,岂可亲涉险地。以臣之见,王上当坐镇成都,总领各方。至于川中主力大军,另择一上将统领便可。”

    刘备一楞。却是未想到黄权居然反对他亲自出征,愣了片刻,才道:“光复汉室,讨伐曹魏,乃是孤毕生之所愿。讨魏之机便在眼前,如何让孤忍得住,只干坐于后方?孤定要亲引大军。以谓我生平之志。公勿再多言,孤其志已定,不得变也。”言毕,不再谈此事,转而吩咐他人辅佐。政事有文休在,但大军后勤之事却无一合适之人负责。孤昨日苦思一阵,想起孤手边尚有公衡在,因此今日唤公衡至,便是欲将川中数路大军补给辎重之大事托付于公,望公莫负孤之所拖。须知,北伐之成败,尽握在公之手。”

    这一番话。直把黄权说的,好似肩负着巨大地使命一般。同时又显示出了刘备对其地信任。当真让黄权好生感动了一把,伏在地上,只是一个劲的道:“定不负大王托付。”

    而薛冰直到此时,才明白了刘备唤黄权来所为何事。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辎重等物乃是关系到战争成败的重中之重,刘备自然要择人尽早地将部分粮草军器运输到各个地区中去。

    而在战争开始后,粮草补给的问题将关系到一支部队地战争持久力。若后勤补给跟不上前线的消耗,那么这场仗不用打,便已经输了一半了。鉴于此,刘备自然要挑选一有能力的,同时自己又能放心的人。这么一来。可供选择的人便只有那么几个,而刘备经过自己考虑,最终认为黄权将是最合适的人选。

    同时,选择黄权也属于平衡荆州与益州势力的一个绰施。因为刘备手下诸多文武,虽然益州集团与荆州集团都有许多人得到重用。但是关键位置上地几人,依旧是荆州集团占据了上风,此时分配了这样一个重任在益州集团地代表人物身上,也算是一种平衡手下势力的举绰。

    确定了后勤主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