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17 诸侯讨董

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逸事。董卓接到消息,不满袁家带头和他作对,就叫李催、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先将袁隗首级去关前号令。

    卓遂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而来: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卓自将十五万,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守虎牢关。这关离洛阳五十里。军马到关,卓令吕布领三万军,去关前扎住大寨。卓自在关上屯住。

    流星马探听得,报入袁绍大寨里来。绍聚众商议。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敌。”绍乃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孙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操引军往来救应。八路诸侯,各自起兵。

    袁绍在得知袁隗一家全体被杀后大哭一场,立下毒誓要把董卓碎尸万段,命令各诸侯加紧战备,准备一决雌雄。

    明月当空,公孙瓒大营里的杨风看着这些情报摇头苦笑,赵云疑惑问他:“情况有什么不对?”

    杨风可不敢乱说,以他对三国的模糊认知来说情况十分诡异,一切太符合艺术加工过的三国演义的描述,可是以前见识过的人和事又不完全相同,让他几乎以为自己是在梦里,都想对老天狂比中指,不带这么玩我的,但以这几年来经历的事还有偷偷掐自己的疼痛感来看,都表明他不是在做梦。甩甩头抛开这莫名其妙的想法,不管情况怎么样,自己已经是这个时代中的一员。

    整理一下思绪,说道:“这些战斗都说明各地豪强在努力表现自己,都在为将来争夺地盘做准备,‘汉室不幸,皇纲失统’,再加上共推新皇帝,哼哼,摆明就是不承认董卓挟持下的大汉朝廷。再说现在做的好了,将来打起来需要的大义名分就好拿到手,谁这时候打出名望来,未来的战争就等于有了先手,孙坚和鲍信做的最为明显,都想先夺取功劳,先锋军的优势太大,和我们在北疆那场大战里碰到的蹋顿一样,只要干得好,功劳就是最大,后面再怎么精彩的表现都不会有人喝彩,只不过他们都很倒霉,撞的自己头破血流,损失惨重。”

    赵云问道:“既然都是心怀鬼胎,那么这次联盟讨董注定不会长久,还很有可能会失败,作为发起人的曹操会是怎么个想法?袁绍作为盟主又会怎样?”

    杨风想了一会说道:“从曹操散尽家财和朋友卫弘资助才建立起这只五千人的部队,还有他主动发出檄文和反对推举新皇来看,他应该还是希望彻底打败董卓恢复大汉朝廷。至于袁绍则肯定不会当真,他作为盟主拥有朝廷一样的任免官员的权力,干嘛非要把皇帝抢回来。至于推刘虞为新皇帝可是一步妙棋,大家都别忘了他们这么多年的精心准备,北有外族,南有韩馥,东有袁家,幽州就在他们的包围圈中,刘虞只要接受下来就等于袁家很容易抢到大义名分,大军压下由不得他不从,而且袁家进一步取得一切主动权,想怎么样都行;刘虞不接受也无所谓,公孙瓒和刘虞这些年积累的不和在挑拨之下随时都可能爆发,然后他们稳坐钓鱼台,不管谁胜出都可以趁机消灭残余一统北地然后号令门生故吏群起响应横扫天下,袁家手下谋士不是一般的厉害。”

    杨达插嘴说:“风哥的分析有些前后矛盾,抢回皇帝和推举新皇帝都是一样的作用,为什么袁家会不愿意抢回来?”

    杨风笑着回答:“抢回来的话这里有十八路诸侯的存在,到时候他们敢学董卓?同时还不得不交出盟主权力,袁家哪里可能甘心,再说你们以为皇帝就这么好抢,董卓手下有女婿李儒用计阴狠,义子吕布勇冠天下,其他麾下部属都是在西凉和羌人常年交战的人物,即使最后失败了最多带上皇帝退回长安去。再看看诸侯这边,联军诸侯都或多或少立有战功,多数都想保存实力或者停步观望,会不会追下去都是个问题。何况推举的新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