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23 司马出仕(下)

出自双方的默契,不过荆州刘表却对此毫不知情,乃是鹿门擅自的行动,作为荆州最大世家地庞家牵头来完成,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刘表已经忍无可忍,一向支持汉室地庞家绝对不会让刘表在荆州牧这个位置上呆的太久,而且他们已经有后备选择,那就是刘备,此人号称中山靖王之后,其真假姑且不论,毕竟汉室子孙太多,这乱世一起也无法查证,但这就是机会,只要换下刘表以刘备取代就有了合作的基础,目前荆州有‘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地说法,这出身鹿门的两人又拒绝刘表的征召,摆明是开始造势为后来加入并抬高刘备地位造势,也许很快就会发难。

    不过江东孙策其人性情如火,能否同意还是个问题,其智囊周

    就提出一统长江与北方划江而治,因为与荆州的纠葛为父报仇,但后来必定是为这个目标努力,主公的压力必然促成双方的联合,对于统一大业极为不利,因为臣意以为稍打即可不必压迫过甚。”

    贾诩不经意的问道:“仲达对南方形势了解颇深,这建议倒是极为中肯。”

    司马懿浑身冷汗直冒,苦笑着说道:“文和先生莫要欺我年幼,以先生和鬼才奉孝先生,还有王佐之才的文若先生所见,必有更为高明的见解,何苦拿我开心。”

    荀彧深深看了司马懿一眼,问道:“仲达也莫要欺我等年老,不必压迫过甚意在让两家交恶,但长期交战必然损伤南方元气,相信你也能想到这一点,再有保留”

    司马懿背上衣衫全被打湿,连忙回答:“文若先生别急,这就说出来。”整理一下思绪再度开口:“以刘备来说,他麾下关张勇猛无双,外加陈到和管亥等一众黄巾悍将,得到荆州后实力必然大涨,有庞家牵头相信本地世家也会鼎力相助,江东孙策麾下也同样是猛将如云,惟一区别只在于智囊,周瑜一人就足以让刘备焦头烂额,不过刘备麾下已经有徐庶存在,突袭庐陵得手其能力可见一斑,如果再加上卧龙凤雏势必超越江东,即便根基未稳也不是独木支撑的江东可以比拟,虽然不知两人的能力如何,但单以名声而论他们应当不在周瑜之下,即便稍有不足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历练就可以独挡一面。

    两相对比,实力差别其实并不大,关键还在水军上,掌管荆州水军的蔡和黄祖能力不足,多年以来被江东压着打,要不是江夏城坚难攻,荆州还没等刘备接手就已经被孙策攻占,不过这其中可能有庞家在暗地里支持,不然维持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很小,江东世家在孙策的强力压制下被迫归于其麾下,难免心有不服,长年对峙的原因也许就在此,但是经过数年统治,江东人心还是渐渐归附,除了山越不时作乱扯后腿,江东可以说已经不是荆州能够吃下的,就算庞家全力支持也不可能,这才是双方联合的基础。

    相较而言,主公水军过于弱小,臣曾经听闻有甘宁甘兴霸奉命组建水军,但依然不看好,仓促成军与熟习水战大为不同,何况北地士卒适应水战也要时间,因此想与南方全面开战还要拖延日久,不如另辟他途,例如西进长安谋夺两川,臣以为此策最好,占据两川意味着荆州和江东的长江防线顿成废物,即便联合也不是主公对手,何况他们一旦得知两川落入主公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夺取对方全部地盘,整合整个南方才有一拼之力,否则落败是迟早的事情。”

    郭嘉他们在这段话结束后终于放过了司马懿,聚在一起嘀咕着什么,曹操看着司马懿怎么看怎么舒服,心狠不是问题,关键是那大局观的强悍,郭嘉和贾诩难免有老去的一天,后续接班人在考察中的还有陈登和陆逊两人,目前看来还要加上一个司马懿,这样曹昂未来的班底就够了,等到儿子上来应该是对外扩张,有司马懿坐镇中央主持大局,其他人扫荡四方也不错,不过陈登和陆逊的发挥机会太少,看来有必要让他们针对南方写份折子上来看看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