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五章 大势已去

    就在曾纪泽全力在上海操办他的变革大业时,西线的战事也随着李秀成进北攻南计划的实施而发生了新的变化。

    1月初时,忠王李秀成调集江南诸将护王陈坤书、顾王吴如孝、爱王黄崇发等,号称5万大军,自天京下关渡江。过江之后,太平军兵分两人路:护王、爱王等部在江北和州两人浦一带牵制李世忠湘军,忠王主力迅速西进,并且夺占江浦一带回师后路;忠王李秀成则亲将2余万大军,另走一路,向西挺进,拟直入湖北。

    1月日,陈坤书率2万之众,出其不意,一举攻克浦口、江浦重镇,夺取了天京与皖北之间的重要通道,保住了“进北攻南”的战略后路。江北局势急剧恶化,曾国藩大为震动,急调人马欲重夺两浦。

    与此同时,李秀成的2万大军一路向西挺进,于月7日进抵巢县,拟取道无为州西进,与先前对王所部先头部队约定攻庐江时两路师。

    太平天国屡屡采取魏围救赵之计,曾国藩如何能不洞晓,早有李秀成率大军离开苏州之际,他便有所预判,故急调鲍超军、毛有铭军、彭玉麟水师增防皖北各要地。

    李秀成大军自巢县以西,在无为、石涧埠、舒城、桐城一带与湘军大战,均被对方以逸待劳所击退,大军被困滞于皖北一带,迟迟不能进入湖北。

    按预定的作战计划,李秀成率部转战皖北的战略目的,是占据皖鄂要冲,同陕北的陈得才之军,牵制下游湘军,解天京重围。不料湘军早有防备,各城增兵坚守,又逢皖北一带青黄不接,其地无粮,民生艰苦,太平军军食难以维持。再加上疾疫繁兴,缺少冬衣,沿途征战,疲劳过甚,战而无功,死者众多,士气低落之极。

    经过了近三个月的苦战,至月初时,李秀成不得不折师东返,使西进战略目标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与太平军的缺衣少粮相反,湘军则是兵精粮足,曾国藩闻知李秀成回师东返,便决心将李秀成兵团全歼于皖北。在他的调配下,各路皖北湘军纷纷出击,连克巢县、和州,各地太平军全无斗志,一触即败,至两浦被攻克时,李秀成的大军已在九洑洲陷入了绝境

    九洑洲为天京北面长江中的岛屿,其重要性在于:是长江南北两人岸效通枢纽,是保卫天京水路的锁钥。两浦既克,湘军集中兵力,各路同时压向江边,对渡江的太平军实施向心突击。

    适逢长江大水,忠王南渡困难重重,死伤惨重,溺死者数以万计。未过江的太平军进入九洑洲,洲上被水淹没,一片汪洋,太平军无栖身之所,有米无柴,饿死极重。湘军水师截江围攻,太平军余部困逼江边,为登陆水师轮攻,受戮者半,自沉者半,无一生者,李秀成之渡江之军,几乎全军覆没。

    湘军趁势强攻九洑洲,以伤亡两千余人的代价,全歼太平军军万余众。九洑洲既克,长江北岸完全为湘军所占,长江上下游江面肃清,天京水上粮路完全被截断。

    进北一役,李秀成兵团主力精锐损失殆尽,北渡数十万大军,自九洑洲过江,仅存四五万,过江之后,兵又无粮,扎脚不住,散入各地就食,进入天京城不足一万人。

    至此,太平天国的有气力量已消灭殆尽,天京解围的希望彻底破灭。

    千里之外,大渡河畔。

    雨落如注,石达开立于江畔,双目失神的望着滚滚江水。他没有披蓑衣,任凭倾盆大雨击打着他的身躯。初春的温度依然寒冷,而他浸泡在雨水之中,却感觉不到任何的寒意。

    也许,他已经麻木了。

    “王爷,咱回营吧,你已经在雨里淋了半个多时辰了。”宰辅曾仕走上前来,撑起油伞为他挡住了雨水的侵袭。

    石达开看了一眼曾仕,这个他身边最信任的谋将,自他出走天京之时就一直跟随在他左右,这么多年来,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