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二十四章 杀不了你就关你一辈子

   当屈突申若真正处于爆状态时他完全不用担心有人堵大门的问题。

    既然是诏狱他当然得看看自己上头那些人是怎么个章程。虽说是上头但如今在他上头的总共才三位。

    老爹李治彻底被那些皇族给激怒了如今什么事都是你们看着办;武后不消说按照他这位老妈的宗旨恨不得把这些人全都死了方才安心;至于李弘……不得不说李弘果然是心怀仁厚的谦谦君子即使到了现在还在那里犹豫而且担心的是人家非议太上皇李治。

    从这一点来说某人仁义之君的头衔确实是名副其实。只不过这一回李弘就是再想仁义一把李贤也不会答应。这仁义之君古今中外倒霉的多了最没意思。于是在他的授意下李弘只得犹犹豫豫地“病倒”了。即使是这样某人也不忘警告说不能随便诛戮皇族。

    李贤没想过要杀人尽管先前那件事搁在不管哪个官员或是百姓身上都是杀头大罪但对于皇族来说因为劣迹斑斑而被处死这几乎是不可能生的事。要真的杀了不但宗室中间会出现恐慌而且百姓只怕会更加无法适从。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虽然这么嚷嚷的人很多但你要是真的杀几个王子给他们看看指不定就要有无数人在背后非议你残酷了。这个时代某条不可轻易触动的潜规则就是皇族只要不是大逆纵使再大的罪也可以宽恕一二。

    所以在朝堂上吵吵嚷嚷争执了几个月之后一张盖有皇帝玉玺连同太上皇后印章和东宫储君印章的诰书明天下就虢王等王公横行不法的种种罪行进行了总结认定指出这是万死不能赎其罪但在这句话之后却巧妙地拐了一个弯无非是说看在乃是高祖之子的情分上从轻落。

    但所谓的从轻落对那些等待结果的皇族们来说却是重重一击。正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其一是夺爵其二是削封其三则是勒令闭门思过不奉诏不得外出。对于花天酒地已经习惯了自矜身份的虢王等王公而言这无疑比要了性命还要难受。

    没有王爵拿什么神气?没有封邑拿什么花天酒地过日子?不得外出……不得外出他们还呆在洛阳有个屁用!所以当听说大宗正韩王李元嘉率先上书称颂皇帝宽厚仁德网开一面的时候虢王江王和滕王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在狱中自是破口大骂。而其他几个王公却摆出了深刻悔罪认罪的良好态度再也不敢死硬地对撞。

    难道他们的人头能比那钢刀更坚硬?

    所以在诰书下达的当天李贤就收到了好几份认罪书甚至其中两份还是血书。所谓的闭门思过不过就是软禁的一种而不奉诏不得外出则是给了一把松动的钥匙。只要表现得好当然能够尽早解除禁足令至于他那三位至今仍不识好歹的叔祖……对不住了就请三位好好在家里呆着吧反正你们的年纪也不小了!

    那位递上万民书的监察御史虽说倒霉地被痛殴了一顿甚至连自己家都是一片狼藉却成了此次事变中最大的受益者----他一下子被擢升为侍御史从正八品下猛地升到了从六品下这种堪称直线上升的好事也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甚至有人捶胸顿足地后悔为什么不是自己挨了这顿打。

    这种事也是有前例的之前遭到某些藩王恶待的属官也常常能捞到这样的升职机会只不过没有这回那么醒目罢了。

    经此一事洛阳长安的治安大为好转别说皇族就连豪门权贵世家也纷纷约束了自家子弟欺男霸女的现象为之一肃百姓顿时拍手称快。虽说也有不少人叨咕那几个恶王该杀但一想到日后这些人都被禁闭家中不可能再出来横行霸道人们也就释然了。诸王公昔日治地的属官们更是上呈了来自民间的呼声无不是对此次朝廷举措的赞美。

    圣君和明君的光环被套在了李弘的头上即使某人一直在装病中;贤后的头衔武后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接受了下来官员的称颂她已经听腻了百姓的好评自然是她非常乐意听到的;至于李贤么……用一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