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4章节 最痛苦的一杯酒

    风生说:“这段时间你够出风头的了,还要我说什么?”

    “你也通过我们南华时报免费实现了很多宣传目的,还顺带大捞了一把人气哦。”侯记者说,“读者对你们这事贼感兴趣,我们哪敢不跟进报道?”

    风生说:“我的大记者,你还想问什么?”

    侯记者说:“三千亩的滨江项目,在南华房地产史是绝对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将极大提升南华房地产的品质含量。真是恢宏的大手笔啊,不过,老百姓担心的是,这样的规模楼盘一上市,本来就节节攀升的房价会不会又要再上新台阶了?”

    风生马上说:“小侯,你前一段剖析房价为何高企的系列评论我都看过,我觉得你在煽动民粹主义情绪,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房地产商的暴利追逐,而忘了分析背后更深层的东西,比如政府土地出让金的节节攀升,还有普通百姓也参与的投机性炒房,这有失公允,也有违你王牌房产记者的理性吧。”

    侯记者说:“咳,惭愧惭愧,是过于情绪化、简单化了,不过没办法,读者爱看,我们总得满足一下下嘛。”

    风生说:“这怎么行,报纸不能为了发行量,就如此无原则地迁就读者,更应该引导与教育读者”

    侯记者说:“打住打住,再说下去就变成批斗会了,回到刚才那个问题:王一的地产项目会推波助澜目前的高房价吗?”

    这真是个敏锐的问题,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担忧,风生觉得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而应该利用南华时报这个强势媒体,宣传“高尚。水生活”的理念。风生说开了:“一个没有高档住宅的城市是不可想象的,把现有房价畸高的问题全往高档住宅身上推,更是幼稚的思维,试想一下,就算所有城市停掉所有高档住宅的建设,房价难道就能降下来吗?房价为什么飙升,成因非常复杂,三言两语很难说得清。我觉得,现在的问题不在于高档住宅建多了,只要高尚人群有需求,高档住宅就会有市场,这是规律使然,骂没用,限制也没用,问题在于面向困难群体的经济适用房、保障性住房供给严重不足,房地产结构过于偏颇,但这不是房地产商的责任,责任在政府的调控与平衡。”

    “风总的意思是,目前的高房价是无可非议的?”

    “某商品的定价是否偏离了常态,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滨江楼盘一平方米一万五千元,对普通百姓来说绝对是天价,要骂开发商黑心暴利,但对那些高尚人群来说,他会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他从中拥有了他认为物有所值的享受,我们不能因为普通人买不起高档住宅,就不许开发商建,或不许别人买。高尚无罪,高尚自有其价值,为什么各个城市的滨江地产品牌,都不约而同地有着让人咋舌的标价?这里面有着深刻的社会演变规律:越城市化的地方,亲水就越成为人们渴望回归的高尚生活方式,而当这种高尚成为稀缺资源,自然不可能人人拥有,自然就显现出它的独特价值与价格”

    风生抽了几口烟,还要继续演说,侯记者打断:“够了够了,够一个版了。”风生说:“别乱发挥啊,发表之前得让我过目一下。”

    侯记者说:“放心吧,我会把你的‘高尚。水生活’很优雅地传播出去,在高尚人群中口口相传。”

    风生说:“这么配合?一定有事求我,说吧。”侯记者笑了:“最近还有没有性价比比较好的楼盘,帮我弄个内部优惠价?”

    风生说:“小侯,你不是通过内部优惠价买了一套一百四十多平方的吗,还不满足?”侯记者说:“房子谁嫌多?我觉得现在南华城区内七、八千一平方的房价还有上升空间,现在捂一套房起来,若干年后出手,收益一定很可观。”

    风生说:“什么人哪,刚才还大骂高房价,现在又削尖脑袋炒房!”

    侯记者说:“这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