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七回 战备

备。还是那句话我觉得与吴候这一战是躲不掉的。”

    “弟子领命!”

    又交待了一些事最后6仁是让甄诚用最快地度完成远赴河北帮助曹操击败袁尚的船队的准备。会议散去后6仁叫住了郭弈让郭弈陪他去船坞看看。现在的夷州船坞分成了两个部分战船与商用大船各自一半6仁打算先把战船的比率调到七成等到夷州的水军基本成型再慢慢调整回来。

    来到船坞这里正忙得不亦乐乎。6仁找到马钧让马钧带他去看看就快要新建造好的三只新型战船。

    这三只新型战船在当时可算作是巨无霸长近六十米最宽处近十米连外露船舱最高处约十五米同时设置了的是风帆与磨盘式螺旋桨这两种推进力。最重要地是这三只战船外侧都有防护铁甲寻常地箭矢巨弩根本伤不到分毫!为了这些船载铁甲的装配特点6仁、马钧、徐老还有其他的许多工匠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试验了多少次才定下合理地数值。现在按他们的初步计算既能保证船只的坚固程度又能不过份影响船只的航。此外6仁还借助夷州本身较好的捕鱼业基础屯积下了一批鱼油希望能用这些鱼油来作船只铁甲的防锈与减少水中阻力的用品。(行不行瓶子不知道希望专业人氏能指点一下要求合理一些)

    战船除去外露的船舱之外船身内部亦分为了三层。最下层摆放各类物资与压船物品。上两层6仁却采用了欧洲大航海时期船只地炮口式结构这在三国时代只怕还是次。当然6仁没有火炮但他有改良型的远程巨弩与半自动排弩。布置在各个炮口的巨弩能作三十

    向范围调整与五十度的水平角度调整。考虑到一些因这些船内的弩(炮)窗单侧两层加起来也只有二十个(设定是两米半的弩臂实在装配不了太多)但考虑到这种堪比攻城弩地巨弩地威力汉时普通战船只怕一弩就能射个透穿。要是二十弩同且命中……水上马蜂窝出现!

    而在船甲板上。船头与船尾各有两架装卸型地三百步石架。能作一百二十度的角度调整。船舷两侧也各有三架此外两舷各有八架排弩用于火力压制。

    望着这三只大概完成了九成多的战船6仁心中感慨万千。为了这三只有些中西合璧的战船撇开多次航海与制船积累下来的经验不提单是造船就前后已经用去一年多的时间耗去的人力物力难以计数甚至为此甄都在私底下向他抱怨过。不过这三只船只要下水试航成功。可以想像得到在当时地海战领域是近乎于无敌的存在。当然6仁也有考虑过后世重船巨炮不及机动便利这个因素但那是要站在武器装备的攻击力的基础上的事。在这个火炮还没有出现的时代打海战你的船够不够皮厚船只武器的攻击能力够不够狠才是王道!远了不论甘宁去锡兰探索海路之前曾来看过这三只战船用他地话说是:“这三只战船要是下水成功真打起海战来冲入敌方船队中硬撞都能撞出一条路来!”也正是这句话使得6仁还特意加固了船头地撞角。

    “孙权你来吧!我现在到真想看看。是你的江河水军战船厉害。还是我这时代的海上战船更猛一些!”

    当然想归想6仁也知道夷州地硬伤还没真正解决。夷州水军虽立但现在也仅两千人而已。而这三只战船的满员配置就能占用掉千人以上。这个时代船坚炮利是不错。可对方如果用机动战术欺近战船并登船打肉搏战人手不够那就完蛋了。很不幸的是在三国时代登船肉搏正是当前水军的主体战术这种巨型战船的航相对来说又较难保证那么中、小型的机动护卫舰只是少不得的。对此6仁在听取了甘宁、凌远的意见之后提出了一个设想就是让马钧去设计一种全船用铁甲包裹的快突击船船只呈柳叶型利用目前夷州独有的螺旋桨技术产生当时来说快的航专门用来来撞船!没办法自己兵力少那就只有在对方的运兵船只上动脑筋了。这是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不然6仁还想整几只潜水舰出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