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节 大唐僧一行

跟着半行一起进了园子。

    这是一个独立的禅园,前面是一个宽大的院子,后面则是一间巨大的禅房。现在院子中央正放着一个一人多高的浑仪,那是一个有几根铜条组成的球形,在四个斜角方向,有四根铜柱支撑着。浑仪的旁边站了一个形容英俊的中年和尚、一个面容清秀的军服汉子以及几个官服的文士,此时那个和尚正微笑的看着半行。

    “拜见师傅!呜呜……”

    半行和尚果然憨直可爱,看到那个中年和尚,立刻扑上前去跪倒在地,话没说一句,就呜呜的哭了起来。

    “呵呵!半行快快起来!还有客人看着呢!”中年和尚笑着扶起半行。

    眼角也有点湿润。

    “后学末进安禄山,拜见一行大师!”

    安禄山恭敬的对僧一行弯腰行了一礼。

    “哦!后学末进?你懂禅学吗?”旁边那个军服男子笑着问道。

    听到那人调笑的口吻,安禄山本来心中一阵不满,不过看到军服男子眼睛朝半行那边一瞄,再回头来看自己,心中就已经有点明白,他这是打岔不让那两师徒继续伤心呢。

    “呵呵!后学看见佛经就头晕,自然不懂禅学!”安禄山笑道。

    那边的半行和一行听到两人的谈话,都把目光看向了这边。

    “哦!呵呵!那你懂什么?”军服男子听安禄山答得有趣,到真对安禄山起了兴趣,笑着追问道。

    “天文地理,算学五行,无一不精,无一不晓!”安禄山脸上还是不文不火的微笑。

    “哈哈哈……”军服男子和身后的几个官服男子应声而笑,“我看你说话有趣,当还真有几分本事,那想到却是一个自大吹嘘之徒!”

    安禄山听了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欠身道:

    “是否自大吹嘘,阁下一试便知!”

    “看你体格肥壮,面容粗犷,要是自夸弓马娴熟,武艺精通,我到也相信,要说天文地理,那好,我问你,这是何物?”军服男子指着旁边的浑仪问道。

    那玩意儿要是拆了放在地上,让安禄山认,他可能还真认不出来,但曾经在现代的古天象台看到浑天仪后,再认不出这个东西就傻了。

    “这是浑天仪!”

    仔细看了看,现上面还有还有黄道环标示,故意轻咦一声。

    “咦!有黄道环!那应该称呼为浑天黄道仪了!”

    安禄山一边装模作样的察看浑仪,一面嘴上还高声评论着。

    “这是地平环、子午环和卯酉环,这是黄道环、赤道环和白道环,呵呵,赤道环上还有洞,这样黄道环能沿赤道环移动,展示了冬至点沿赤道退行的岁差现象!恩!这个可是创举呀!应该称为黄道游仪呀!”(本人学文科,地理,想不到还有白道!以上数据全都来自资料,本人无法亲自验证!)

    安禄山上辈子读大学时曾经和同学一起游览过古天象台,那里面的浑天仪可比这个先进多了,看过简介的他,自然能看出这里面的奥妙。

    “好个黄道游仪!安居士见识不凡,本来还在为这新仪取何名而愁,居士的建议来的真是及时!就叫黄道游仪了!”一行僧高声道。

    “唉!我说叫岁分仪多好……”军服男子轻声嘀咕道,转头看到一行不满的眼神,立刻正色道:“好!黄道游仪这个名字好!就叫黄道游仪!”

    看了军服男子的一番表现,僧一行和安禄山都笑了。

    “安居士请见谅!梁参军就是心直口快!万勿见怪!对了!还没向你介绍,这位是率府兵曹参军梁令瓒梁参军,还有这几位是太史局的差员,这座浑仪就是我们众人一起制作的!”僧一行介绍道。(实际上梁令瓒只参与了模型制造)

    “不敢!不敢!全是大师和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