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章第二十九节 大破突厥兵

击刚刚才开始,随手拿起旁边的一把大刀,劈开帐篷,冲了出去。

    “敌袭!唐蛮子打过来了!”

    “唐蛮子打过来了!”

    ********************************************

    “纹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唐.通典》

    唐人称弩炮为“绞车弩”或“车弩”。纹车弩就是十二石的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

    安禄山地安东手工作坊中,有地是本地产上好的木材和牛筋。他还参照宋代三弓床弩地概念,还对唐代现有的弩炮作了改进,研制了多种多弓床弩。一架弩炮往往联装两张弓或三张弓,利用多弓的合力射箭矢,劲力远胜于现在军队中使用的弩炮。多弓床弩的结构非常巧妙,弓弦的张设利用了滑轮。其中最为强劲的是三弓床弩,需十几名大汉绞轴张弦,箭矢“木干铁翎”,称“一枪三剑箭”,状如标枪,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

    本来工匠建议用木翎,认为那样制造简单,但安禄山试验之后,现木翎箭在击中目标后木翎常常都会损坏,反正自己境内钢铁产量大增,根本不缺铁,所以决定选用铁翎。同时因为原来的绞轴张弦非常困难。安禄山命令钢铁作坊,浇铸相对标准地齿轮,通过大齿轮带小齿轮,来减少所需人员。虽然这样一来,让床弩的重量增加了不少,但需要的操作人员,却降低的更多。只需十人就能胜任一台。

    这些床弩都以槌击牙射,瞄准和击都有专人负责。使用床弩的士兵。在安禄山军中是专门的一类役兵,称为“床子弩手”,并不影响实际战力。

    由于大雪天,突厥大营经常是间隔很长时间,才派一波人外出巡查。当安禄山的刺客,轻松地在雪地中解决了一批巡查人员后,两千张三弓床弩。就悄悄的摆放在了突厥营地附近。用火将因为寒冷而变得松脆地弓弦烤温,两千张床弩,分成两波,立刻不停的向突厥营地动射击。

    弩箭的实际杀伤人数有限,但是他的威慑力,绝对惊人,大量的突厥人,都是被活活钉在地上哀号。布置在外围的防御手段,全都被大箭摧毁。而且经常拖到帐篷或者是其他什么,倒在营地大量正在燃烧的火堆上,立刻引起不小地火势。安禄山更是在几波箭雨之后,让弩箭带上火油包,更大规模的火情。开始在突厥营地燃烧。

    那个拿了大刀冲出来的突厥大汉,非常幸运的躲过了大量弩箭的洗礼,但是当他和大量突厥步骑兵集结在一块儿,准备冲出营地去消灭偷袭的唐军时,营地外面突然响起了沉闷马蹄声。

    那声音,就像是隔了棉布敲大鼓似的,非常的沉闷模糊。

    但是强烈地震感,却宣示着,那些骑马的距离已经不远。

    “众将士!随我冲!杀……”一个粗犷的声音远远的传到了营地的中央。

    随即轰的一声巨响,那个大汉几乎能远远地看到。营地边上飘进大量的雪花。无数的马匹,夹带着漫天的飞雪。冲进了营地。

    与此同时,突厥营地的另外几面,非常清晰的唐军进攻号声,也传到了突厥人的耳朵里。

    唐军,动了全面的进攻,而且用的是本来不可能在这么大雪天出动的骑兵。

    突厥兵立刻开始大乱。

    他们本来就一直在坐着没活动,浑身骨肉僵硬,现在地反应,哪里能和经过强行军地唐军相比。再加上马厩中的战马,也是吹了好几天地冷风,根本没法一下子立刻活动,所以当几股唐军破营而入时,突厥人就像浑身粘了浆糊似的,动作迟缓,根本没法抵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