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3章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只对兵工厂感兴趣后,太宗皇帝也没有在李承乾和李泰被废后提出立李恪当太子的想法,而且李恪还刻意与李治走的很近。真的是亲兄弟间的骨肉亲情。这无形中让长孙无忌等人没有把李恪放在对李治有威胁的行列里从而逃过了这一劫。

    麦仲肥也分别回了两封信给两位殿下。给李治的也是一些客套的话,信中偶尔也提一些小时候的趣事,最后写道太子殿下尽可放心,镇北大都护府虽然草创,但草原民族多是控弦之人,只要朝廷有征召当尽起大军投身战斗等等。

    给李恪的信里叮嘱他要和太子和睦相处,尽量少与政治上接触,多把心思放在兵工厂的事情上。等他来草原视察时,当为他准备美女、肥羊、醇酒供他享用等等。

    经过十万多奴隶的辛勤工作,如今受降城基本完工。麦仲肥留了两万奴隶继续进行收尾工作,其他的奴隶被派往老定襄城遗址(李思摩重伤困守的那个土城”再新建一个州。取名砌州。按照太宗皇帝当初的骨心草原加上料州要有七个州,与漠北十三州遥相呼应。

    麦仲肥没有食言,被清洗最严重的二十四全部落人员成为受降城最早的城市居民,这将尽二十多万人口进入偌大的受降城后,受降城还是显得有些空旷。

    而砌州刺史人选麦仲肥已经俱表章呈送太宗皇帝,就是目前正在绎县当县令的黄阅黄飞鸿,虽然麦仲肥有权推荐但审批还是要太宗皇帝亲自点选才行。

    漠南草原的工业格局也出现了大的变动。原来料州的工业被分拆开,轻工业、纺织业、粮食加工业被移到定襄城里并且扩大规模。而解州则保留重工业和化工厂刁

    教育方面麦仲肥也是下了大心思,除了照搬解州小学堂的教育模式外,更是在受降城设立了个高等学府,原来在解州小学堂已经毕业后又转入解州道观继续学习的孩子们和解州道观收留的孤儿里学业有成的被全部转入受降城高等学府。不愿意再学习的被分配到受降城的小学堂当教员。愿意继续学习的则根据爱好开始系统的学习各门科学,师资力量暂时空缺的情况下,麦仲肥动用了所有关系四处寻找各种书籍,希望这些学生们能够一边自学,一边动手去实践。

    当然麦仲肥现在是唯一一个能够当老师的人选。毕竟高中的数理化麦仲肥还是完全能教的。

    宗教信仰方面在麦大都护的强势下,漠南草原只有一个宗教信仰就是新道教。新道教以它的互助性和亲民性,很快占领了漠南草原这里的信仰空间,大量的萨满和巫祝改行当起了道士。同时由于宗教所特有的排他性,整个漠南草原上的一些宗教狂热分子在某位有心人的诱导下把宗教里隐藏的排他性和侵略性提取了出来,并自地进行了宗教清洗。而已经是隐形教主的麦大都护也暗中支持这些宗教狂热分子,很快其他的宗教在漠南草原上销声匿迹,没有了对手的宗教狂热分子也开始把眼睛盯在了漠北的十三州上,大量志愿传道者渗入了漠北十三州。

    看着这样的结果,麦仲肥很满意,自己只要把这里的民生搞起来后就可以开展全民造神运动了,如果顺利,自己在不久的将来就是这里的精神领袖。到时候有没有官职都无所谓。想想后世的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还有那今生死不明的拉登大叔,

    王玄策来了后,麦仲肥只给了他个大都护府右领军之职。权利却给的很大,可以说王玄策现在是镇北大都护府的大管家。麦仲肥要详细全面的考察此人的能力。

    王玄策还真是没让麦仲肥失望。刚一上任就带着几个卫士走遍了漠南草原大大小小二百二十四全部族,凭借着自己的谈判技巧和口才,周旋于各部族酋长之中,宣扬着麦仲肥的治理理念,勾起了各部族酋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王玄策回到受降城时,跟随回来了一百多个,边远地区的部落酋长,麦仲肥的远交近攻战略被王玄策贯彻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