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4章 狼烟起辽东

慢,调集五万镇北军由萧嗣业和铁勒木率领提前启程,直奔集结地幽州而去。而他自己则带着王玄策押运着大量物资随后起行。黄飞鸿和撒乌苏、王有廉作为内政官员留守,席君买作为军事长官留守漠南的镇北大都护府。

    麦仲肥知道历史上这次征高句丽没有尽到全功,坚城、寒流阻挡了唐军前进的脚步。但这次有了自己这个未知数,还有了自己早就开始普及种植的棉花,以及大量的棉衣、棉裤,寒流是没什么威胁了,至于坚城,那更是摆设,有了青华山兵工厂的火炮,什么城能砸不烂?他之所以比萧嗣业要晚一些动身,就是要多带些御寒的物资,还要给李恪写信,根据麦仲肥的估计,这次太宗皇帝糊次订是想用正的战来灭高旬丽,以彰只大唐的武勇。青个……火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还在库房里封存着。麦仲肥一直弄不明白,有了先进武器干嘛不用?放在库房里又不能下崽,国之利器不可轻视于人,可也不能放在库房里生锈啊!

    其实麦仲肥还真冤枉太宗皇帝了,不是他舍不得,只是他认为小的一个高句丽,这次又是御驾亲征,即使不动那些神秘武器也能手到擒来。

    这次太宗皇帝征讨高句丽实在是高句丽太放肆了。话说贞观十八年春在明德殿里。太宗皇帝表情木然地看着桌上的一份奏折。

    这是司农承相里玄奖作为斡旋大使前去调停高句丽和新罗纠纷后,回来写的详细奏章。这位可怜的斡旋大使居然被高句丽的泉盖苏文给隔离审查了半个月,直到前日才回到长安。

    当了多年天下共主的天可汗太宗皇帝还从未遇到过如此羞辱之事。心中的火苗腾腾上窜,已经到了临界点。在看下面垂站立。一脸委屈象的的相里玄奖,火山终于爆了。

    “哗啦”一声,太宗皇帝用手臂把书案上的奏章、笔架等扫到地上,脸红脖子粗的高血压症状很明显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转过头对下面站立的重臣们森然地说“高句丽大逆不道,联要亲自率兵征讨!”

    这时候的朝鲜中岛处在三国时代,即高句丽、新罗、百济并立。东北为高句丽,南为百济,百济东南为新罗。高句丽最强,与百济同盟,谋分新罗国,又率众侵辽西,曾屡与隋军相争。隋焰帝曾经三次远征高句丽而未果。在唐朝建立的第二年。唐高祖为了安定边境册封高句丽国王高建武为辽东郡王。百济、新罗也相继贡献方物,唐廷又册封百济王扶余樟为带方郡王,新罗王真平为乐浪郡王。三国共受唐封,但这三个国家依然相互攻击,但都局限在很小的局部摩擦。大唐也懒的管,只要你们不越过边界,随你们小打小闹去。

    就在贞观十六年高句丽出现个人物,此人名叫泉盖苏文。他老子是高句丽的东部大人。他老子挂了之后按照规矩他可以继承父亲的职位。然而泉盖苏文由于生性残暴,极其不得人心,犯了全国人民的众怒,百姓们一致呼吁国王不准他担任此职。

    原本以为可以顺顺当当子代父职的泉盖苏文见如意算盘落了空,很是恼怒。但冷静后查找原因才知道自己竟然很不得民心,想要子代父职就要收拢民心。

    可问题是民心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看来自己需要来点苦肉计才行。于是高句丽人民很惊讶地现,这位原本飞扬跋扈的小泉同志一夜之间性情大变,频繁出现于闹市见人就鞠躬、逢官就下拜嘴里念叨着“请求您原谅我以前的过失!”并且流着眼泪乞求人们同意自己来继任东部大人一鼎同时他还信誓旦旦地说道:“倘若我上不能尽心报效大王,下不能好好安抚黎民,那就请大家把我赶下台。此心日月可鉴,如有违背此誓,甘愿天打雷劈!”众哀之,遂嗣位。

    当泉盖苏文如愿地坐上了东部大人的位置后,演出也就到此结束了。他再也不用为自己原来当众立下的誓言约束,疯狂的开始报复。谁敢反对我?我控制的国家暴力机器可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