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08章 恍如一道闪电

    “秀才伯伯,字我能认能写一些,大概相当于你学校里读了三年的那些人的水平吧。”陈华咬了咬牙,承认道。不过,他也不知道三年级的学生能认多少字。

    “还能写?那么,你写几个字给我看看?”文秀才心想,这个小家伙果然不凡,一个乞丐竟然是个识字的,这,不说前无古人,但至少这凯江县却是头一个了。

    来到文秀才用的书桌前,铺开一张宣纸,拿起毛笔,醮了醮墨水,写什么好呢?突然,陈华想出了一句,“老马山下马家河,山河生灵众多。”但后一句写什么呢,“斯文人里文秀才,才度蒙童无数。”好,就这样写!落款再来个“垭口店陈华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初五”。

    陈华在打游戏期间练的是柳宗元的柳体,虽说不上好,但也算略窥门径。谁知,这时他的心情比前世还好,这一笔落下来,竟是一气喝成,不但单字更好,就是布局也比过去强多了。

    “好,好,果然是后生可畏!陈华,看你这手字,怕是练了五六年吧。而且,这两句话,虽算不上工整,但也别有趣味。老夫把他收藏了!”文秀才抚须连连赞叹道。

    “练了六年。”陈华冲口而出。

    “哦,乞讨时还读书练字,真难为你了。”文秀才突然感怀起来。

    “秀才伯伯,我能从你这儿借两本书去年吗?”陈华实际上是吓了一跳,要是文秀才扭着问自己在哪儿读的书,哪个先生教的,自己可能真的会哑口无言。所以,陈华也立即转移话题。

    “哦,好啊,你想看什么书?”

    “我借一本论语,再借一本史记吧。”陈华小心地说道。他还不知道这个时代的秀才,对于别人借书是什么看法。

    “好,好,我这就给你拿。”文秀才很高兴。

    借论语实际上是陈华投其所好,这些老式文人,把孔圣人看得很高,如果有一个弟子喜欢读圣人之书,他们内心里自然会有一丝欣慰之感。

    “陈华,你就没想过上学吗?”文秀才很快就找好了两本书。

    “秀才伯伯,我这个样子怎么能读书呢。等以后有机会再看吧,我先自学着。”

    “嗯,那好吧。如果你想读书了,可以来找我。虽然我可能教不了你,但我可以把你推荐到新式小学堂里去。”

    “新式小学堂?”陈华吃了一惊。这可是个天大的消息!新学,是慈禧被维新派、革命派以及洋人逼得没办法,不得不搞出的一种学校,有新式小学和中学堂之分,一般的县城只有小学,而中学堂多设在省城或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中等城市。其实,垭口店官府门前那则告示就说的这事儿,但当时陈华的重点在于知晓年代时间,根本没注意到“新式学堂”这个信号。

    “是。明年秋,县上的新式小学堂就要招收第一批学生。学监大人给我来了一封信,问垭口店有没有可造之材,如有可送到县小学去读书。”

    “学费很贵吧?”

    “每学年20两。”

    “谢谢秀才伯伯了。我得回庙里去了。刚才,我给你拿了两只野鸡来,那长工大叔收下的,送给伯伯下酒。”陈华说完,不等文秀才回话,就转身跑了出去。

    “陈华,要看书到我这儿来拿就行了……”文秀才站在书房的门口远远地招呼道。

    为什么陈华急忙跑了,那是因为他前世在网络上看到很多有关四川这段历史的文字,新式小学堂――新式中学堂――四川陆军速成学校――川军――抗战,这可是一条特别悲壮的历史线索。自己既然灵魂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是不是应该与刘湘、杨森等人成为同学呢?陈华相信,凭自己的本事,刘湘断不至于被那个蒋介石害死在武汉的医院里,民族英雄王铭章也不会战死在滕县。

    新式学堂,有如一道闪电!让陈华突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