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一二节 作战计划

    (……感觉不妙,春节一次更新的计划,反而离tj更接近……)

    ------

    众军人仅仅是倾向于相信赵小明的话而已,并不表示真的相信了。

    虽然洪余说舰队由赵小明指挥,然而赵小明想真正取得指挥权并不容易。

    舰桥上的军人,有哪一个不是智力超群?

    仅凭洪余一句话,就听从几小时前还是一名上士,并且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军事院校训练的赵小明指挥?哪有那么容易。

    洪余是第七舰队指挥官,他是决策者,长年的经验积累,让他仅凭直觉就可以做出决策,也敢做决策。

    但参谋们却从来不做决策,他们是通过详尽的分析提供建议。他们不需要直接承担全舰队军人生死的责任,因此与洪余的思考方式也不同。

    就凭击毁那些黑色机甲?就凭赵小明说有生存机会,他们就愿意听赵小明指挥?远远不够。质疑作战计划,寻找其中的漏洞是他们的本能。

    当然了,如果洪余强行命令他们,他们会执行洪余的命令,表面上会听赵小明的指挥,但是执行起来却肯定犹豫不决,甚至抛开赵小明的指挥按自已的想法去做,弄些别的作战计划出来。

    那么赵小明实际上,只是空有一个战场指挥的名头,其实质是被架空的。

    这样赵小明的指挥是一回事,他们的执行是另一回事。虽然有决策,但执行就是一句空话。整个舰队行动一致也就变成一句空话了。

    因此,赵小明想要实现作战目标,那还必须说服他们,取得真正的指挥权。

    洪余干脆的移交指挥权,仅仅是移交指挥权吗?这家伙把说服众军人的责任一并移交给了赵小明。

    如果赵小明以建议的方式提出作战计划,那么争论无止无休。

    但让赵小明以命令的方式抛出作战计划,则此作战计划一旦无法反驳,则众军人必须无条件的执行,而且会心悦诚服的执行命令。所处位置不同,讨论过程和讨论结果有很微妙的差别。

    赵小明在大屏幕上环视舰桥内的众军人,不容置疑地说道:“命令:停止战斗,与敌人谈判,拖延时间二十天等待增援。”

    他只需要十五天时间,之所以要求拖延二十天时间,是因为如果只拖延十五的时间的话,那临近十五天时限的时候,与敌人接触的军人心理上会有变化----因为任务即将完成了嘛,很难不在行动和脸上表现出来。

    如果敌人因此看出破绽,而此时第七舰队的后援没有及时赶到,那么一切前功尽弃。

    定下二十天时间,则到了十五的时候,真正的任务已经完成,参与任务的军人仍然不知道任务已经完成,那就仍然会全力以赴,会保持高度警惕而不松劲,也就不会露出破绽。没有破绽,敌人自然也不会起疑心而猜到第七舰队与他们谈判的真实目的。

    所谓隐真示假,那就必须做到极致。

    这样,真正的行动才具有突然性。才能出敌不意。战术欺骗,不仅仅要对敌人实施,很多时候要对自己人实施。这也是很多作战计划,即使部属很忠诚,决策层也必须对部属保密的原因。

    1、停止战斗;2、谈判拖时间;3、增援。这三点就是作战计划的重点了。

    前两点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第三点是关键问题。

    参谋们立刻对第三点提出质疑:“请解释一下增援。”参谋们并不猜测赵小明所说的增援是哪一支舰队。但舰桥上其他人却会猜测的。

    本来作战划的讨论应该召开参谋会议,保密,舰桥上其他军人不可以知道会议内容。但既然是求生存的计划,关系到舰桥上每一个军人自已的存亡,赵小明不担心他们会向敌人泄露秘密。

    泄密不泄密的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