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人也不敢多废话了。

    施琅的坟墓建筑规模颇大,不下八十亩地,我们心想,这个大汉奸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才建这么大啊!这坟墓是砖石结构,呈“风”字形,墓翼逐层外扩。如果直接采用考古挖掘的方法,动作未免太大,容易惊动别人,我们决定采用“鼠行”!其实倒是我们多虑了,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旧思想一时没有转换过来,没破四旧就算好了,谁会来管一个汉奸的坟头?直到我们干完都没人来过问。

    在考古队发掘的时候,一个解放前的老盗墓贼曾经向我们介绍过,按照发掘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虎下、蚁聚、鼠行。

    虎下就是老虎下山一般凶猛,毫无技术可言,直接是施展蛮力破坏坟墓。譬如民国年间军阀孙殿英盗采定东陵慈禧墓,直接动用工兵埋炸药开采。蚁聚就是用人像蚂蚁,小心翼翼地逐个把坟墓一点一点发掘开来。这种手段主要用在考古队上,他们由国家,不存在非法违法问题,又有充分的时间和人力,为了保障文物的完好,常常把整个坟墓发掘。而鼠行,就是如老鼠一般打洞,通到墓室里面盗取陪葬物品。盗墓贼一般都是以这种手段开采,缺点是危险系数极高,一不小心就盗洞坍塌或者墓室毒气喷出致人死地。

    不是吹牛,我们这个集团光论技术,可比以前的盗墓贼老祖宗们先进。单是勘测工具,不少新来的同行还在吃老祖宗的本,拿着一把洛阳铲东挖西掘。我们就用上了先进的地质勘测仪----这是从一个地质研究所收废品的时候低价收回来的,我修了一下,凑合还可以用。

    我们先拿炸药制造一次小型人工地震,再用这地震波勘测仪记录下来,绘出地下墓的构造。明清墓掩埋并不是很深,地下墓室只距地面六七米而已,听盗墓贼前辈说过,若是汉墓,起码有二十米深呢!确定结构后,我就拿出几年战斗工兵的看家本领,设定盗洞,以指南针和水平仪定位。我们分工合理,组织严密,我们白天拿地质勘查做掩护,晚上拼命挖掘。有专人放风。安全措施我注意的极其严格,我可不想把一个横着的乡亲拉回老家。所以盗洞里面有木头支撑,并且制作了简易防毒面具(就是两层口罩中间放上活性炭。活性炭一般药店里都有买。这是部队里学的防化知识),大家轮流,不出三天,就打了一条五百米长、一人大小的盗洞,直通施琅墓室。

    当年建造这个坟墓的时候,大汉奸还是做大官的,有人看护,死后不怕被人盗墓,所以几乎没有设计机关一类的。墓室以青砖粘合糯米汁、鸡蛋清,极其坚固,一般工具很难打通,又不能动用炸药。最后用陈年老醋才轻轻化开了砖石粘合,通入墓室。

    说道钻进坟头里面去捞死人的殉葬品,大家虽然眼红的不得了,到了要紧关头个个心虚,胆小如鼠!我摇摇头,难成大器。一咬牙,反正越南战场上什么样的死人都见过了,还怕一个几百年的死尸,说不定烂得连骨头都没了!

    我头顶安全帽和矿工灯,身穿一件紧身皮衣,戴上安全口罩,腰间绑了一条绳子,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叫人把我拖出去!说着我就在黑乎乎、粘湿湿的盗洞里爬了半里路,钻进墓室!

    这汉奸的墓室造得颇为空大,我都可以直起身来,穿着皮靴的脚淌在水里。这边的土质属于砂土,容易渗水,当初建造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几百年过去后,时间摧跨了一切防御措施!经过一个白天的通风,坟墓里面的秽气早就散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含盐泥土湿漉漉的不舒服气味,就像在海边吹风一般!

    说真的,第一次爬到死人住的地方心虚之极。我在越南战场上死尸见多了,但是再跑到坟墓里面的感觉又不一样,当下只觉得心发慌,听以前的盗墓前辈讲,不少坟墓中的尸体日久天长,都变成了僵尸,我们也得预备一下,偷偷把附近村子里的一条黑狗宰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