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节 真理在那里

于思想家群体和思想流派众多思想文化论争也因而此伏彼起如新中国初年的孔教之争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之争白话与文言之争科学与玄学之争“工化”与“农化”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新旧文学之争无政府主义之争守夜人理论之争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唯物辩证法论战民主与独裁之争“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之争唯心与唯物的争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可以说新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论争最多的一个时期这些争论对推动新中国思想的展和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这么多的思想却没有太多治国之道赵刚竭尽全力终于大浪淘沙掏出了一些名人。

    “经学大师章太炎”“国学大师辜鸿铭”“大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越是这样的人越是说的话少这四个人全部言语都排不满一个报纸版面。

    不过比较活跃的人中有几个人有些见解一个是上海郑观应还有一个就是湖南陈宝箴余子碌碌不足关心。

    郑观应(18421922)]:.罗浮鹤山人。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咸丰四年(1854年)考秀才落第到上海习商先后在宝顺洋行、太古洋行的轮船公司当买办。同治六年(1867年)宝顺洋行停业后郑开始独自经营航运及商业获得成功。以后先后捐得员外、候补郎中、候补道员等官阶。光绪四年(1878)与李鸿章结识帮办洋务以商股身份奉派筹办上海织布局任会办、总办;轮船招待专办、总办。中法战争时应粤东防务大臣彭玉麟之邀赴抗法前线。1896年盛宣怀接办湖北汉阳铁厂委任郑为总办。新中国成立之后寓居上海成为商界著名人物主张以中为主严禁外资的经济政策。

    其主要著作有《救时揭要》、《易言》、《盛世危言》、《盛世危言后编》、《罗浮鹤山人诗草》等。

    陈宝箴维新派前驱。字右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851年为举人1862年曾往安庆见曾国藩被誉为.=布政使。新中国成立之后赋闲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对中国的建设主张全盘西化是西化的代表人物。

    这两个人在自己的报纸上大肆攻击对方的观点经常是几个月下来都不绝于耳双方又都是饱学之士反复折辨诘难当真是让人看的心动神驰。

    虽然暂时没有想到办法不过赵刚还是心情不错有了人才还怕想不到办法吗?果然没过两天赵刚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