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九节 水库三日谈(三)

奖励更多的拿到奖励人们的心思开始变化了。

    在淤地坝施工中各地大搞技术革新现和工具改革较多地采用爆破松土、拖拉机碾压、水枪冲土、水中倒土

    法筑坝技术淤地坝有了突破性进展建坝工效成倍成本大幅度下降不过在申报中这个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幅度提高。造成了修建一座淤地坝国家的经费除了支付建设费之后还有大量地剩余建坝变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活。

    仅19o4年到19o6年2年共修淤地坝2.76万座可淤地33万平方公里。陕西省榆林、延安地区19o4--19o6年新增坝地17.6亩;山西省19o4--年3内新增坝地占全部新增坝地的9o.6%;

    内蒙古自治区黄甫川流域几年所修淤地坝占淤地坝总数的61.但这段时间有些地方在筑坝淤地中曾出现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偏向工程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在19o5年特大暴雨中这部分工程遭不同程度的水毁损失。

    对于这种情况李仪址只是轻描淡写的淡到一些而其它成绩则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这段时期淤地坝的展数量、坝系布设和施工技术都比过去有较大突破而且在拦泥、淤地、增产上卓的成效。“

    这种不正常的大幅度费用增长引起了廉政公署的注意廉政公署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史从文在黄土高原上从事考察工作是从19o1年开始的。前也曾去到黄土高原上走过一些路程。其中可以略事提及的有两次:一次是1898年前往陕西榆林一次是19oo前往内蒙古杭锦后旗(当时称为陕坝为绥远省政府所在地)。

    这两处在以后的岁月中还曾再次到过可是前后都有所不同。后来有了长途汽车来往是方便的。可是在那时全中国都在打仗战争正在激烈进行中困难重重没路没汽车乃是常事长途旅行只能骑牲口或者坐大车就另是一种风味。

    牲口和大车自然不能和汽车相提并论只能慢腾腾地行走是着急不得的。其实慢点也有好处沿途可以了解更多的情况。当时所走的路程也就是和现在相同的大道。两次都是由西安出由西安北行经耀县、黄陵、延安、绥德而至于榆林;由西安西北行经彬县、泾川、平凉、固原、银川、石咀山、=>

    这次来史从文是打着研究黄河文明的名义实际上却是廉政公署派过来的秘密调查员他的目的是了解在淤地坝建设完成后那些负责核算的官员是否有贪污行为。据反映有好多水利部的人虽然财产申报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在生活上明显大手大脚起来。

    从湿润的南方来到了干冷的西北史从文对于黄土高原也有了一些解。陕北的人以梁并称这个“”字以前很少见不过再看了山西的地形之后。史从文对于中国汉字的生命力表示钦佩也只有中国字才能把这么复杂的信息通过一个字表述出来!

    梁是由原切割后形成的。地形高起而上面平整的为原。原经过侵蚀成为梁梁再经过侵蚀才成为。原本来都相当广大由于侵蚀原上出现了宽窄互异的沟。许多沟把原分成许多梁。梁是呈长条并不很宽的地形。梁上再经侵蚀又有了沟。这些沟把梁切割成了若干段落每个段落四周都为沟所围绕仅剩下一个高土堆孤独矗立因而就成了。

    还有一个就是“嶮”两字也是到陕北之后才认识并领会其作用的。陕北多陡峻的深沟或两相对立而又陡峻的山崖两侧的坡道又皆笔直而少弯曲因以嶮相称。这一次史从文石和几个外地人共乘一辆小汽车出行。同车的人皆能高谈阔论了无已时那司机有些不耐烦连照说了几次也没有效果索性不说了。

    途中经过一个嶮坡度不仅陡峻又复相当绵长。陡峻的坡底仅有能容一车通过的小桥桥下又复深邃仿佛不易见底。如此陡峻的坡度车子又不能减减就很难冲上对面的陡坡。这时车上再无高谈阔论仿佛万籁俱寂仅闻车轮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