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五章 适得其反

个机会外出么?

    所以大人们在家惦念着,担心在化外之地,孩子受到伤害。不断地询问回来的太监,孩子在那边过得如何。

    可这些世子们很少过问他们父母现在如何。

    听了李显的话,杨再思说道:“王画是要回来了,而且夷洲之事,也不能拖得太久。需要王画回来商议。但有一个问题。就是王画回来该授何职?”

    王画离京时是户部侍郎,那不是贬职流放的,而是开拓岭南,解决流民安置的。圆满地达成了任务,一下子使朝廷四十多万流民安置下去。也就是说户部上多了四十多万百姓。不但如此,凭空变出来,几个上州中州。产生的影响。在未来若干年都会使朝廷受益。还有平稳粮食,找出几大铜矿的功绩。

    如果是一般人,就凭借其中任何一条,官职就嗖地一声,冒上去。

    可王画怎么升?

    本来户部侍郎已经属于顶级官位,再往上升,也只有几个宰相地位与六部尚书。当然有各大都督府都督之职,可那是地方官职,再高也不能作数。也不敢授,那是统管数州军事民事,如果让王画掌握军事,出了事。谁敢负责?

    难道让王画做六部尚书与宰相?

    李显皱了一下眉头说:“是啊,太小了一点。”

    才二十一岁。连王画自己都说过,现在拨为公爵,以后有功怎么办?难道不到三十岁将他拨成正二品从一品的虚职,逼他离开朝堂?

    但如果不奖励,不是寒王画的心,可能他真无所谓,是寒天下努力奋斗官员的心,是寒天下百姓的心。

    很纠结,虽然王画对朝廷有很大作用。所以韦氏有时候愤怒的同时。也不得不自嘲地想,就是将王画当作一个救急箱也是好的。至少现在看来,好象真没有什么难倒他的事。

    但每一次也让朝廷头痛。

    李显自言自语道:“看来这个天下就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

    莫明其妙地冒出这一句,不过几个人都明白李显的想法。因为他们同样也在头痛。最后还是韦巨源说道:“陛下,这个问题还是交给王画自己来解决吧。”

    让王画自己要官,要侍郎给他侍郎,要尚书给他尚书。好象王画在官职上还是很自觉的。王画自己提出来的,也可以堵住天下百姓悠悠众

    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李显自贴心的太监亲右监门将军刘安自前往钦州下旨。不过于其是下旨,不如是询问。

    翻过了南岭,来到钦州。如果从水路上来还好一点,从6地上来的,一路触目惊心,听说因为道路修了,情况还变好了,不然原来情况更糟。但到了钦州辐射范围内,渐渐使这个太监产生一种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这种感觉当到达钦州时,达到了顶峰。但事儿不能再拖了,李显还想李裹儿、长宁公主回去,过一个团圆年。而且今年长安也购买了大量的烟花鞭炮,到时候准备来一个举国欢庆。

    立即来到王画家中,将来意一说。也没有拐弯抹角,王画是聪明人。直接挑明。

    王画一听笑了起来,他问道:“刘将军,朝廷无非为我的官职为难,但刘将军,你可想过,官职大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然是好事儿”。刘安想也没有想就答道。那一个不想登将拜相。象李靖那样。

    “错,官职越大越不是好事。因为官职越大,挑的担子越重,如果不是陛下错爱,让臣做一个员外郎,臣才是最开心的。”

    刘安捋这句话当作了耳边风,扯么你。员外郎,就是你真想。皇上也未必敢投。如果皇上投了,天下百姓还不将皇上给骂死?

    “还是六部侍郎吧。礼部的因为臣多有逾制之事,特别是这一年来。事急从权。做的逾制事更多。这个臣愧不敢当。刑部的臣自己已经触犯朝廷制度。也不能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