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九章 二礼

这个女人,心中也十分敬佩。

    第二条策略就是正好唐朝使者前来。来的人是韦家的人,司农少卿韦凑。王画在怦击韦家,但韦家这个家族很大,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坏的。实际上几百年的深蕴,韦家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人才。

    韦凑虽然出身韦家,可刚正不阿。前段时间就向宗楚客难过。宗楚客到韦氏身前告状,韦氏准备将他调到贝州当刺史,配出去,省得在朝中叽叽喳喳的。正好金城公主的信到了,于是让他出使吐蕃,察看金城公主的情况。但他是一个文臣,这一行度很慢,加上听到王画与吐蕃交手的消息后,度更是有意放慢下来。

    打完了,更有谈判的本钱。所以才刚刚到达逻些城。

    但他这一慢,逻些城也有准备时间,开始正式修城,能不能修起来两回事,但地基打得很大,比布达拉宫面积还要大上一半。然后吩咐服侍金城公主的下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但不能还口,还要笑脸相迎。

    这才带着韦凑,让他自己看。

    看到没有?不是我们吐蕃对你们大唐公主不好,是公主受到王画蛊惑,一心想回唐朝,无理取闹。只要她长大了,明白事理,就会好一点。

    当然金城公主也诉冤,可这样一来,韦凑也不知道那一个是真话那一个是假话了。毕竟金城公主是在王画身边呆了很长时间,王画又是坚硬反对联亲的大臣,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虽然按理说还是要听金城公主的话,可金城公主岁数是太小了,确实对事理分辨不清。

    判断不出来,他只好敷衍,说臣做不了主,只能回去如实禀报皇上,看皇上的意思。

    金城公主虽然岁数小,可一看韦凑这个态度,知道泡汤。也没有指望他,她已经得到了王画送过来的消息,告诉了她大胜坌达延的事,而且王画也说了,顶多三五年时间,忍一忍,就能将她接回唐朝去。

    韦凑没有结果,只好回去,但吐蕃派了一大群使者一道跟着他到唐朝,说是谢罪,让大唐陛下担心了一场,带了大量的礼物。实际上谢罪是假的,主要是与唐朝加强关系,联合起来,将王画孤立起来。先不管王画在八州多威风,只要失去了唐朝这个大靠山,他也成不大气。当然,最好能挑拨唐朝主动与吐蕃联手出兵,将这个王画击败。

    因此,又暗中带了许多昂贵的礼物,这是送给宗楚客等大臣的,让他们在李显面前挑拨。

    韦凑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了,吐蕃派使者出使大唐,也不是他能够阻拦的。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再次上路。但没有走大非川,而是走川西这条道路,怕在鄯州被王画截下。

    王画知道悉诺逻前来大非川,但不知道出使的事,这过了很久后直到这一行人到达利州他才听到消息。他也无所谓,允许他使计谋,就不允许吐蕃使计谋?就看谁的力量雄厚,计谋高妙罢了。

    这段时间他同样很忙,悉诺逻到来,他也没有打算再度交战。也不一定是明年夏天,这要看时机。但防御要准备好,在鄯州到河州增加了军队驻扎。然后要安排一件最头痛的事。

    五部的族民到了,悉诺逻与坌达延换防,这不是从逻些城换防,而是从泥婆罗,这一来一去,要许多时间,现在吐蕃将军务交给这一战稍微有些亮眼的柯赞热代管。

    但柯赞热也仅是亮眼,可也没有勇气面对王画了。而且因为两次战役,吐蕃兵力严重损耗,现在从积石山到大非川几乎形成真空地带。这给了五部足够的时间。于是安心地召集族人。这一召集,连带着其他部落也参加进去。

    然后象滚雪球一样,滚了十七万七千多人。

    一看不妙,立即中止。然后慢慢开拨,但在路上又不断地有各个部族加入进去,到了鄯州时,滚成了十九万多百姓。王画听了头一黑,差一点晕倒。这一下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