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五章 双龙出仕

道自己的实力无法与各方势力抗衡后。他毅然选择龟缩在河北一心一意的关起门展起经济起来了。虽然河北这些年展良好就连武将也满足了所需而真正能够统领千军的谋士人才却没有。这让刘备是有心无力尤其是最近袁绍连连用兵眼看大时机就要到来时如果不能抓住时机一博的话这辈子恐怕就再也没有作为了。

    去年冬季的‘隐龙’风刘备虽然听闻多时当时因为局势还比较稳定他也没有多去注意。尤其当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让他兴奋不已当时许攸前来投靠还跟他带来了一个名士那就是被袁绍配去边疆的审配审正南。许攸寻思带审配来自然是有目的的同时也是审配命不该决吧!当时许攸携带出逃在路经河间府时刚好碰到一队押解审配的士兵。而那带队的伍长又恰是他同乡许攸自然是轻易的把他们全部拉到了河北。

    许攸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而且这些年他贪污受贿不计其数。这些要是加起来的话袁绍不把他满门灭族那才叫怪事。而他不投曹操而投刘备自然是因为曹操派人偷走了他的印玺而使得他狼狈不堪。在袁绍手下经年许攸这次出逃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主辱臣必忧。这次他也是想真心实意的扶持一个明主而审配的才华他还是知道的因此他才极力说服了审配一起逃到了河北投靠了刘备。

    转眼已经是建安六年的春天了此时的刘备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做了这么多年的诸侯他在看人方面也算是颇有心得了。现在河北众多谋士之中沮授是最擅长军事谋划的但他却不善于统领三军;审配善于兵法陈登善于权术许攸诡异莫测心术也很深然有时候又智大而才疏。刘备在明白了手下的这帮人后心中自然又起了忧虑毕竟这些人当中依然没有真正能够独挡一面的统帅人才。“将军为何在此叹气呢?”跟随刘备多年的近卫校尉刘扬见刘备眉头不展不由小心问道。

    刘备虽然是背对他但依然听的出是刘扬的声音。刘备答非所问的道:“汝跟随我有多少年了。”刘扬心中虽奇然还是恭敬的说道:“启禀将军下官是建安元年讨伐辽东时参加部队的现在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刘备对转身看了他一眼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随后心中长叹一声想道:“当年自己听了沈鹰的话一时义气用事突袭了渤海郡从而得到了息身之地。但这些年来回想起自己当年之事来每每都都觉的轻率了。并不是突袭渤海之计不好而是自己谋划不当要不是路上碰到沮授自己现在恐怕已经埋骨荒野了。对于沈鹰刘备也是有敬有恨也有怕。不管当年关东联盟的结局和内幕是什么但沈鹰敢与弱冠之龄越众呼吁抵抗董卓都是值得大家敬佩的义举。

    当时自己被诸侯轻视袁绍更是藐视自己有皇亲的血统公然指责怒骂。现在想起来心中也是怒气添胸。而当时天下诸侯在列竟然没有人为自己说一句话唯独沈鹰出面维护了自己。还指示自己一条明路更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也终使自己走上了偷袭渤海之路。现在想想沈鹰说的话刘备也觉的确是见识不凡只观当时众诸侯号令不明各行其事都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以如此的方式组成的讨伐军根本就只是给天下百姓做的虚假表情也就是骗骗老百姓罢了。当时自己在听了沈鹰的话后也意识到了失败是必然的乱世的到来也是必然的这就是时势同时也坚定了自己成就王后大业的信心。转眼十几年过去了这一切也证实了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想起过去的往事刘备有着怀念也有着感伤。面对着春天的到来到处都是一片焕的春意。刘备心中又何尝不想再次的踏上征途呢?“将军你是不不在愁没有统军的大将。”刘扬作为刘备的贴身护卫自然是听到过刘备长叹的话此时见刘备再次长叹不由道出了心中的疑问。

    刘备此时也没有隐藏点头道:“是啊!眼看局势将有新的转变我们也该是动一动的时候了。”刘扬在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后恭敬的说道:“将军您何不请‘隐龙’出山相助呢?”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