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阶之修在于人皇
,更有着内阁政治。
当朱元璋朱棣等开国之君后(朱棣某种程度上也算),实际上当时士子阶级已经有着共识了,早已成熟,他们不再需要英明地君主,只需要个性平淡地君主作为天命的代表。坦率地说,就是皇帝最好毫无主见,因此更足以代表天命。明朝历史上,第九任弘治皇帝谦抑温和,听凭文臣们的摆布,文臣就称颂他为有道明君,名臣辈出,朝廷得以中兴。
而第十二任皇帝隆庆帝也具备这种特点,因此明臣而出,人才济济,文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杨博,武有谭纶、戚继光、李成梁。
这样的一个皇帝,已经不是国事的处置者,而是处置国事的一个权威性的象征。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地力量,强迫皇帝受制于廷臣。
以后万历皇帝,也是英明之君,也不得不心灰意懒,不上朝以表示长期怠工,进行着消极对抗。
这对君王个人来说,并不算是好事,但是对历史来说,这离君主立宪,只有一步之遥了。
相反,崇祯皇帝事事亲为,勤政不休,反而得罪了整个士林阶级,再加上帝国经济和财政的崩溃,使明朝得以灭亡----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这句话并没有错,只是世束移,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士子阶级,已经不需要皇帝亲政了。
宋有成熟的经济和政治,却失之于武
明有成熟的军事和政治,却失之于财
而满清却既搞文字狱,破坏了发展到成熟阶段,濒临君主立宪的知识分子阶级,也破坏了取之万国之财的宋朝经济制度。
此等何其悲乎?
圣天子垂拱而治----这就是君主立宪,也是士大夫地最高理想。
可惜地是,儒家本身也有问题,儒家的问题,根本不在于变化,事实上,儒家本意就已经非常接近于人道了。
而儒家并非一点不改,春秋时孔子开创儒学,战国时孟子、荀子继承并发展儒学,西汉时,自董仲舒天人感应说,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上,就进行了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吸取道佛之学,进行重振运动,而到了唐宋,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创立和完善理学
再到明时,王阳明创立了阳明学派,心学之集大成者。
可以说,儒家事实上,代代在创新,可惜地就是,没有针对“利”这个字深入。
这才是儒家的根本性缺陷,正因为这个缺陷,无论怎么样研究,都局限于每个时代的“人心和统治学术”上,无助于根本性推动社会进步----王阳明已经提出破山中贼,部分涉及到物质层次,却还差了临门一脚,没有对推动物质社会的方面,作出突破。
因此,现有的成果,大部分局限于适宜它生存的农业社会,一旦超越了农业社会,它就失去了生存的黄金土壤。
一阴一阳,一性一命,一内一外,一物一心,天之道也!
儒只用心不用物,只用性不用命,只用阴不用阳,只用内不用外,因此不为人道正宗。
孔孟开创,是以仁礼为基。
董仲舒说出天人感应之理。
心性义理还不足贵,而一气却隐含至道。
阳明学是心学之集大成者,而只是**,不是万物物质之道,而实际上,发展到这时,体系内可以自洽,这自洽,就是一气之中的阳道----万物物质社会之学,而入手可以以“利”之!
当然,一阴一阳,已非完全是儒家,而是尽善于人道而上望天道,已和传统道家相连接了。
天地一气而化,在世为阴阳,阴阳者,心与物也!
与心尽善,所谓性理,与道而为汇合
与物尽善,所谓利理,与道而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