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二章 上天无路

    “听说了吗太后已经病重不起了!”

    “胡说那都是无聊人造谣太后前两天还接见过大臣哪里有那么重的病?”

    “若不是病重怎么会让宁宣郡主前去灵山寺还愿?”

    “咳那是天家的事我们说道这么多干什么?”

    “这几日巡防官兵多了一倍若是没事用得着这么大张旗鼓?多半是有大事生了哎哪朝哪代有如今事多短短六年就已经有两位废帝了千万别来第三次就好!”

    由于每月朔望日的大朝都因太后病情不稳而免去因此街头巷尾便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议论而文武大臣的府邸之中则流言更多。但是大多数人都只是在观望在时局尚未清楚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将一只脚踏进去要是因为如今站错队而导致粉身碎骨那可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而会牵连整个一家子。

    得知太后派自己去灵山寺进香还愿祈福崔夙同样是疑惑万分。然而她次日进宫求见想要问一个究竟时却被徐莹挡在了门外。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因此她恼火之余更是又惊又怒。而徐莹这一关无论她怎样分说都难以闯过再瞥见一旁的张年满脸为难她最后亦只得放弃回府的时候便有些气冲冲的。

    带着家人前来迎接的萧馥现崔夙面色不对便低声问了一句得知此事之后亦是面露异色但很快便笑道:“郡主多心了太后既然将此事交给郡主而不是别人一定是有其中的理由。而且郡主刚刚也说了此次随行的还有宫中禁卫和禁军安全方面可保无虞。再说又有刘大人他们随侍若有事情可以随时转达。不过就是七日的功夫不可能有什么变故。”

    崔夙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便只认为先前的不安是自己多心随即命萧馥去打点两日后的一应事宜。在她当晚睡下之后刘宇轩突然接到了父亲刘成的信急急忙忙地回了一趟家直到半夜三更方才回来却没有对别人提起其中关节。

    两日后一大清早崔夙便在随从的簇拥下出了家门。彼时只有少数起早做生意的商贩路上行人很少因此除了遇到一拨进城卖菜的农人之外一路畅通无阻。城门口早有武威营五百禁军守候汇合之后更是显得浩浩荡荡引来不少赶早前来京城的百姓围观。

    一行人顺利抵达灵山寺时主持广智早已率一群僧人迎候在外见到崔夙下轿便深深行礼将众人全都迎了进去。

    为太后祈福原本是了不得的大事按照以前的规矩仅仅是各色法事便有数百种花样之多时间更是至少要九九八十一日。而此番太后却定下祈福七日因此灵山寺从内到外全都是费尽心神又要周顾排场又不能拖得冗长动足了脑筋的一大结果就是主持广智那颗光头看上去愈亮了。

    往日这种事情大多都是由城中的云龙禅寺包办根本轮不到规制略逊一筹的灵山寺所以这一次灵山寺全体僧人无不打足了精神。

    佛寺之间山头林立本就是常有的事贫富不均更是常见同是在京城这种地方的大寺院云龙禅寺的进项就比灵山寺多上十倍不止这也就让主持广智等几个年长僧人长久以来憋了一肚子气。

    此番借着太后祈福的名义他们无不动足脑筋希望拉住皇家这一头哪里还顾得上是否辛苦只想着让自家的寺院压过对手一头。

    虽说是替太后祈福还愿但是真正需要崔夙做的事情很少因此在第一日忙活过后她便只是在禅房中抄写经书。原本她还担心京城是否有事但一连两天都是风平浪静这也让她放下了最大的心事索性自己也把心思放在了坐禅上----她的心已经太乱了。

    暮鼓晨钟黑夜送日。

    寺院中再次响起了暮鼓祈福第三日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正当寺中上下僧人自一天的忙碌中松了一口气时一阵轰隆隆的沉闷声响突然传入了众人耳畔。只是那声音来得快去得也同样快不消一刻钟便再没有任何动静。

    听到声音的崔夙颇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出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