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三章 婚事风波(一)

侧的太阳**附近。用闲聊的口气道:“最近都在读什么书?”

    “听金大人的指点。侧重读了些史书。宫里边藏书丰富。那些记载历朝历代的史书。读来一点也不枯燥。”

    “好。读史书好啊都说读史使人明智。朕觉的这话一点也不假。自古以来。治国也好。治家也罢。遇到的问题。归纳起来。大同小异。多看看别人的处事方法。取长补短。自己也会大有收获……”

    顺治笑着肯定了几句。又换了庄重的脸色问:“朕最近在想。尧舜是上古明君。留下千古不朽的佳话。哪朝哪代都视作为君样。固然是谁也比不上。那历代帝王呢?旭日。你认为。谁能算的是贤君明主?”

    这一问。倒使的陈旭日想起后世的一段脍炙人口的著名诗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逊。成吉思汗。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

    短短数句。概括了往今来。最为出色的几位君王。虽则每朝每代都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但是大浪掏沙。最后留下来的。经的起时间考验的。后人耳熟能详的不过就是那么几位。

    于是稍做沉思。便道:“小臣以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各有所长。俱属明君。”顺治点头。复又摇头:“其实。朕服的。是明太祖。”

    “明太祖?”

    朱元璋吗?陈旭日对这个人倒谈上好恶。朱元能从一个贫家乞儿。最后赶走蒙古人。做了一代开国君主。自是有其非凡之处。也绝对不可能是平庸之辈。只不过。每每到他坐稳江山,大杀功臣的所作所为。就很难对这个人对多么高的评价。“绞兔死。走死烹”。这般人品。实当不的一个好字。不说比不过“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比之知人善用的唐太宗李世,更是差之矣。那些不世出的名将如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等

    亏是遇到了唐太宗以安享一世富贵。如果赶上当政。纵是不被一杯毒酒死。也必会被寻个由子。落的个合家遭难。

    “明太祖是开国之。他所订定的条例章程。规划周详。样样都考虑的十分缜密。为明朝的治国方针立下了不错的基础。你看虽然明朝诸帝大多昏庸。而且内忧外患不断。甚至有的几年不上朝。朝政大权要么把持在权臣手里。要么被腌人把持。可是帝祚竟然还能长达近三百年。这都要归功于开国初。典章制度的完善。你说明太祖是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咱们大清坐了江山今年是第十六个年头。当年关外那种老旧观念根本不是长治久安计。实在需要改革!有些人。开口祖宗家法。闭口祖宗旧制。无环境的变化。一味以小国寡,的思路治国……”

    顺治左手握拳。以手背敲了额头朕读史书其喜欢读明史。你看这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可以说是一代比一代完善。到了明代。正是集历朝历代治国章大成。只要略加修改。去芜存精。便能成为大清治理天下的基础。”

    “您说的极是。不。小臣以为。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也是位让人佩服的君王。”

    “朱棣?”顺治眉头了起来。“那个夺了侄儿江山的明成祖?”陈旭日心里了个突。突然想起来。朱元璋当初是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明成祖时为王。是起兵造反从侄儿手中抢到了皇位……

    这等谋逆一事。向来犯君主的忌讳。尤其是。顺治直到今天。对多尔心结未解。不久前又掀起一轮清算多尔的风波。许多宗室勋臣或多或少受到牵连。就连亲王常阿亦未幸免。以其父满达海曾党附多尔为名。夺了他巽亲王的爵。降为贝勒。这多尔与顺治。朱棣与朱允。能干的对皇位有非份之想的叔和弱势的少小为君的侄儿……

    不由恼自己一时失口。面上仍做出讨论问题正常表情。不着痕迹的圆场道:“皇说的是。明朝是据今最近的朝代。朝廷上下的章程制订时。正该以此为参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