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美女闯关

”力压男诗人,她们不需要过两关,直接上“谢眺楼”等待最终诗魁竞选。

    胡扬胡公子听说这美貌娴雅的女冠和活泼灵动小美女是周宣的姐妹,顿时满脸堆笑,问:“周公子闯第一关时作的是什么诗,可否再让我等领略京城诗家的佳作?”

    周宣便把那宋代秦少游地《春日》诗又吟了一遍,胡扬鼓掌道:“好诗,好诗!”对“青萍诗社”的董诗人说道:“周公子此诗明丽清婉,实乃罕见的佳作,我以为就凭此诗直闯二关何难,老董你以为如何?”

    林涵蕴不禁想起那个没有随她进京地车夫老董,望着董诗人“格格”笑起来。

    那董诗人以为是小美人青睐他,心里暗喜,周宣既是小美人的兄长,岂能得罪,连连点头道:“妙,妙,绝妙好诗,周公子这第二关不用考了,几位,请上拥翠亭吧。”说着,递上一块精致的竹牌,竹青一面刻着一座翘角飞檐的高楼,另一面刻着“开宝二十九年宣州惜春诗会”。

    其余看热闹的诗人们虽然觉得这有点蒙混包庇,但贪看林氏姐妹美色,怕周宣没通关带着美女走了,所以无人提出异议。

    周宣接过竹牌,却是不领情,心道:“免考没意思,哥们一肚子的诗词,正到处找机会展示呢,也罢,等下还有机会,我算是种子选手直接入决赛。”哈哈一笑,朝胡、董二人一拱手,带着林氏姐妹和三痴穿过牌楼登上“拥翠亭”。

    “拥翠亭”台阶比较陡峭,周宣轻轻扶着静宜仙子的肘部,低声笑道:“姐姐看到了吧,姐姐一露真容,连我也一起免考,真是沾了姐姐的光。”

    静宜仙子想笑,又觉得不妥。说:“宣弟,我还是把面纱放下吧。”

    周宣点头道:“也行,反正诗关已经过了,别再便宜了那些家伙。”

    静宜仙子赶紧放下面纱,这才在面纱遮掩下无声地笑,跟宣弟在一起总有那么多好笑的事。

    “拥翠楼”上已经有十余位老老少少的诗人,其中一个还拄着拐杖,白苍苍、满脸皱纹,边上一轻薄少年打趣老说:“东篱翁诗才绝高。依小生看此番诗魁莫东篱翁莫属。”

    东篱翁不知少年是有意戏谑,谦逊道:“老朽岂敢,后生俊彦人才辈出,哪轮得到老朽!”

    轻薄少年一本正经地说:“轮得到,轮得到,只是这最后关头有一难处----”

    东篱翁问:“什么难处?”

    轻薄少年道:“诗魁七十有奇。花魁十六不足,这白对红颜,*怎么过?”

    亭上众人皆大笑。周宣也笑。

    东篱翁老羞成怒,拐杖拄地“笃笃笃”响,嘶声道:“不要取笑老朽,诗魁你们都没份,这是连昌公子预定地,你们都是陪客,谁也别取笑谁!”

    那轻薄少年讪讪道:“连昌公子才情本来就无人能比,他得诗魁也是应该。”

    林涵蕴不服,张嘴想说话,被周宣制止。低声道:“我们是来看热闹的。”

    周宣陪静宜仙子绕“拥翠亭”走了一圈,但见竹林千重、青碧欲滴,敬亭山大大小小数十座山峰尽览于目前。山下昭亭湖一泓幽碧,双溪水蜿蜒而来,南边地“谢眺楼”巍巍相望,端地是好景致。

    胡扬胡公子随后跟上来,与周宣搭讪。周宣见此人目光闪烁。尽往静宜仙子和林涵蕴身上瞄,不悦道:“胡公子请便。不要打扰我酝酿绝妙诗篇。”

    胡扬年龄与周宣相仿,偏瘦,面皮浮薄,一看就是酒色之徒,见周宣不礼遇他,心道:“小子,你怕是不知道我是谁吧。”自我介绍道:“在下姓胡名扬,家父是宁国节度副使,在下想与周公子交个朋友,诗会结束后请周公子饮酒,如何?”

    林涵蕴说了句:“节度副使啊!”那语气毫无肃然起敬的意思。

    胡扬自然不知道林涵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