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二六 玄武门外

域龟兹、高昌等国的乐器,后流传到唐朝,成为广泛流传的乐器。

    羯鼓主要出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乐音急促、激烈、响亮,适于演奏快节奏乐曲。要是在战场上使用的话,会让人热血如沸。

    李隆基最善长的就是鼓了,他认为鼓是八音的领袖,其他乐器无法与之相比。

    虽是一声鼓音,却妙到毫巅,仿佛敲在人的心坎上,陈晚荣没来由的心头一震,嘴巴不自然的就张大了。不少大臣更是不堪,居然惊叫出声:“啊!”

    李隆基不愧是拥有杰出天赋的音乐大师,出手不凡,就一下,就让所有人为之屏息!

    隆基敲击鼓之时,几百壮汉手中的鼓槌跟着砸在大鼓上,数百面大鼓出的响声汇在一起,形世一个惊天动地的响声,大地为之颤抖。

    这声音实在是太惊人了,陈晚荣看见身边不少人嘴唇在翕动,就是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估计是在惊讶。

    一声接一声的鼓声响起,远远的传了开去。

    鼓声如雷,气壮河山,百里皆闻,让人热血如沸。当日在战场上听到如雷般的鼓声,那种感受也不过如此,陈晚荣的血液又沸腾了。

    黑暗中出现点点火光,火光越来越多,最后竟然汇成四条长龙,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向玄武门移动。

    在隆隆的鼓声中又传来如雷般的蹄声,一队队身着重甲的骑兵排着整齐的阵势开了过来,他们手中的火把汇成一条火龙,在静夜中看来格外显眼。

    现在演奏的是必须演奏的曲目《秦王破阵乐》。这曲目在唐朝的地位非常高,凡有重大庆典就要演奏,至于规模就要视情况而定了。

    陈晚荣从吐蕃回来时,欣赏到的不过是小型乐舞。现在,这么多人齐集玄武门,自然是要演奏大型乐舞了,光是出动的骑兵就有两千人。

    两千骑兵开进的气势,陈晚荣是再清楚不过了,隆隆的蹄声,整齐的阵势就是最好的说明了。

    骑兵开到玄武门前,和着鼓声开始了舞蹈,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尾回互,往来刺击,和真实的战场没有两样。

    看着来往突驰的骑兵,陈晚荣眼前浮现出了征战吐蕃的情景:石堡城的炮火,大非川的纵横驰骋,积石山的暴雨、泥泞、险途,日落城的血水流淌,决战之时成堆的尸体、漫过脚背的血水……

    不仅陈晚荣沉浸在回忆中,哥舒翰他们哪一个不是回想着当日的血战呢?程晓天终生难忘的多玛一战,他以五千轻骑兵与吐蕃数万大军追逐的场景。怒江一战,他处于不利境地,正在危急时刻,哥舒翰率领的重装步兵赶到,兵士们身着重铠,手持陌刀,一个接一个的从怒江上冲了过来。他们手中的陌刀在阳光下出耀眼的光芒,好象一面硕大的镜子。

    炮火轰鸣、刀光闪烁、鼓声如雷,呐喊不断,尸积如山,鲜血流淌,这些战场上的情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只要是个人,处地那种情况下,就会操起武器厮杀!

    陈晚荣的回忆为嘹亮的歌声打断,马军引吭高歌:“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今日告功成?”陈晚荣心里嘀咕一句。

    只听骑兵们往下唱道:“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破阵乐本来是李世民讨伐刘武周之后,百姓相迎于道,将士们便用旧曲填新词,唱起了《破阵乐》。流传极广,成了唐军的军歌。唐太宗登基以后,命专人整理填词,才有《秦王破阵乐》的问世。

    这曲目最大的特点就是气势如虹,具有惊天动的威势,让人看得热血如沸。几百面大鼓擂动,鼓声如雷,声闻百里,那是何等的激动人心?

    等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