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三十七章 全线出击

厥军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抵抗,因而,突厥人并没有什么损失。”

    “监军,你这话就不对了,突厥军队全部投降,这还不是损失么?”张守不同意陈晚荣地主张。

    陈晚荣纠正道:“我是说突厥人,不是说突厥军队。”

    突厥军队和突厥人之间的区别明显,张守明白过来:“说地也是。当年一战之后,朝廷把突厥人安置在河套之地,他们休养生息,很快就恢复了元气。”

    “问题就在这里!”陈晚荣点头,声音都调高了:“到了反叛之时,二十四州响应,漠南之地而非朝廷所有,我们不能重蹈这一覆辙。”

    “监军,你想怎么做?”杨思听出陈晚荣的话里有话,忙问道。

    陈晚荣把装马**的碗一放:“我是想用突厥人的鲜血来浇灌大漠上的鲜花!”

    “监军,不可!杀降不祥!”张守马上就反对:“要不是伏念给杀了,突厥人也不会有战心,也不会立国,我们不能再犯这种错误。”

    “我没说杀降!”陈晚荣语意有些模糊。

    话里的意思是明摆着地,谁能不

    这事太大,张守一时难以下决心。陈晚荣说得没给唐军打怕了,他们知道只要投降,唐朝就会优待他们,就可以保全性命。人口没有大的损失,要不了多久,突厥人就会重新壮大起来,到那时,他们说不定真会再次反叛。真要如此,此战地意义就会大幅降低。

    要想让突厥人在百年之内恢复不了元气,不能反叛,只有减少他们的人口。至于减少人口地办法,那是明摆着的,不需要说破。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说话,都在思量着。

    “我赞成!”王忠嗣稚嫩地声音响起,率先表态。

    “我也赞成!”杨思同意了。

    “吐蕃一战,杀戮数,吐蕃在百年内不可能恢复元气。”王少华说得有些直白:“只有仿效这一办法,突厥人才能安份。我没说的,赞成!”

    “大帅,你呢?”陈晚荣问道。

    张守有些拿不定主意:“万一将来有大臣弹劾我们,说我们不约军队,杀戮过重,那该怎么办?”

    这种结果不万一,百分之百有人会弹劾,他也不得不虑。

    荣云淡的道:“好,这事我来做!反正,做不做官,我不放在心上。你们就不要参与了。”

    “监军,你会错意了,我不是眷恋荣华富贵。”张守忙道:“这事一想起来,心里难安。”

    陈晚荣说句很有哲理的话:“有些事情必须付出代价!没有鲜血,就没有美好的结局。

    自从厥反叛以来,杀戮无数。默啜这次南下之前,不是屠杀了上万被掳地边民么?五回道上还有十万边民的冤魂在游荡!我们今天不做这事,数十年后会不会再出个五回道?或是几个五回道?甚至更多!”

    五回道的惨事,轰传天下,当时是天下震动,不管是百姓,还是朝中大臣,都在高呼着“报仇!”这事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了,一想起来,仍是让人仇恨涌动,张守这个北地将领对此感受犹深,右手一握拳道:“好!就这么做!传令全军,此战,务必为五回道上冤死的边民报仇!”

    一道激起仇恨的命令就这样出炉了,此令一下,唐军哪管突厥人是战是降,只管放开手脚大杀就是了。

    不是陈晚荣心狠,陈晚荣来到北地后,听说了无数突厥人如何屠杀边民的惨事。不到边关,不知屠杀之惨烈,让陈晚荣仇恨涌动。要想这惨事在百年内不重现,只有用突厥人的鲜血来完成。

    至于百年以后的事情,那是后人该做地,陈晚荣不能做得再多。

    “大帅,急报!”一个亲卫进来,把军报递到张守手里,又退了出去。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