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章八十九 北禅之净念禅功

乎没有灰尘整个塔厅内布置简单而朴素除开佛像佛台外就只有三个蒲垫置于厅中。而那位“大德禅师”现在正以光明道场的法坐姿势坐于佛像前的蒲垫上看其健硕的身躯很容易让人以为其是一位武僧。但是从我体内的“同契诀”反馈的信息却清晰的告诉我大德禅师根本就不会任何武功!这样明朗的预感在以前还从来没出现过。

    大德禅师缓缓的睁开双眼微笑道“未知今天会有小友光临塔中尚未准备茶水让客人见笑了。”

    我颔行礼缓缓的坐到蒲垫上“希文承蒙大师提点如沐春风比之俗世茶水点心更胜却太多又怎会在乎手中是否拿着茶盅?”

    大德禅师双眼一阖脸上露出一种类似佛祖“拈花微笑”般的笑容“难得小友年纪轻轻就有这份禅境。”

    我忽然心有所感朝了尽看去“天下禅宗向有南北之分南禅注重‘顿悟’北禅强调‘渐修’不知道禅主有何看法?”

    了尽和大德互视一眼微笑不语。

    大德禅师唱了声佛淡淡道“顿与渐南北之争不免让贫僧想起曹子建那句‘相煎何急’。其实禅宗教外均传、不立文字言道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在五祖弘忍之后才有‘南慧北秀’之说。同为禅宗瑰宝为一虚名独而用力岂不落入窠臼?又何以教人?其实慧能祖师和神秀祖师的见识都高于此渐顿之争不过是其弟子们为师傅讨个说法罢了!作为手段渐顿本无所谓好坏亦无优劣之分仅是参悟佛学的途径而已。因人各异故寻法有所不同。有人可一夜成佛一句悟道;当然有人亦需经年之积累方可有小成集毕生之功才有一大成。大道无痕殊途同归就是如此!”

    我闻言点头其实境界这种东西说难不难说易也易就象是红日法王故前顿悟仅仅就在一线之间。

    再看了两位大师一眼我嘿然道“那希文心有一问不知道两位可否为我释疑?”

    了尽轻轻点头。

    “若我猜得没错大德禅师修习的当是净念禅宗的禅功那为什么会在这纸醉金迷的秦淮河畔结庐修行呢?”

    了尽笑了笑“净念禅宗的禅功又有何了不起?说到底也就是北禅‘渐修’之法没有任何神秘之处世人皆可学得。就如大德师兄说的任何修习都只是一种手段目标也只有一个。若是希文有兴趣大可青海一行贫僧任你翻阅察看如何?”

    我愕然净念禅宗所藏虽不及静斋的《剑典》但亦是非常难得的绝学据说大部分乃是摘抄于《剑典》。听了尽所言似乎一点都不当心我学上面的武功心胸开阔至此。这亦不难理解为什么跟净念禅宗没有多少关系的大德禅师学的却是最为纯正的“净念禅功”了。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虽然小友是身具纯净的道家真元但是禅境之高就连贫僧也看不通透。贫僧心有所喜不知道小友可否一教?”大德禅师字字珠玑玄奥非常但却不妨碍在场的两人理解。

    我看了看佛像前那把斑驳的古琴微笑道“若是大师不介意希文愿以丝弦传义。”

    眼前人影闪动刚刚坐在蒲垫上的了尽已经打了来回手中拿着的正是那把古琴“早就有闻希文操琴举世无双倾倒天下才子佳人今日有幸得你自荐奏曲贫僧乃是求之不得。”

    大德禅师也笑道“古有佛祖拈花授道今有希文操琴传义大德已经等不及了!”

    弦乐声起在这开阔的佛塔殿堂内久传不息这《忘忧涤神曲》本就是我自己写的多年来无论是明道还是参佛我都把个中觉悟融进了这曲子在今天弹奏之前这曲子已经被我修改了六十余次。

    禅宗精神层次分为心斋、坐忘、朝彻三种不同的境界到也不是说哪个境界更高而是说明修习者的修行状态。

    现在的我可以说是处在“心斋”之中而了尽和大德禅师则处在“坐忘”的境界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